地球形态的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形态的故事

完美球体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整个宇宙中只有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完全规则的几何球形,

其他所有星球都是不规则、扭曲的丑陋形状,

这一惊人差异暗示着某种可怕的真相——我们被“设计”成了囚徒。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阿斯特拉·李博士站在全息投影前,那上面悬浮着一个近乎完美的、散发着柔和蓝白光晕的球体——地球的高精度模型。她的指尖划过控制板,模型优雅地旋转地旋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那条象征着海洋与陆地分界的弧度都流畅得如同数学公式本身。

“如各位所见,”她的声音清晰,带着研究者特有的冷静,“经过‘远眺者’阵列最新一轮的跨星系天体形态学普查,我们对超过一千四百万颗类地行星进行了建模分析。”

她轻轻一点。

瞬间,地球,地球模型的周围,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其他星球的影像。它们拥挤着,重叠着,像一片怪诞的丛林。没有一颗是圆的。有的是边缘破碎撕裂的多边形碎块,仿佛被巨力硬生生掰开;有的表面布满尖锐的凸起和深不见底的裂隙坑洞,像腐烂的果实;有的干脆就是难以名状的扭曲结构,如同孩童用黏土随手土随手捏出的、违反物理直觉的抽象雕塑。褐黄、灰暗、病态的赤红是主色调,没有任何一颗拥有地球上那种层次丰富、生机盎然的蓝色和绿色。

死寂,丑陋,混乱。

“排除气态巨行星和恒星,”阿斯特拉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来自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太空防卫部门的专家,“在所有的固态行星中——”她停顿了一下,让那份重量沉下去,“地球,是唯一的例外。它是唯一一颗,在所有测量尺度上,都符合理想球体定义的星球。其平均扁率、赤道隆起、甚至地表最高峰与最深海沟之间的起伏,相对于其直径,都可以被视为完美的几何平面上的微小瑕疵。”

她关掉了投影,只留下会议桌上方那片空洞的黑暗。“统计学统计学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自然天体的形成过程,充满了随机碰撞、碰撞、引力扰动和内部地质活动的剧烈变化。理论上,应该存在无数介于‘极度不规则’到‘接近‘接近球形’之间的过渡形态。但事实是,‘接近球形’这一项,样本,样本数量为一。”

“唯一的一。”她重复道,声音,声音里听不出波澜,但那一个字却像冰锥,刺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末梢。

台下死寂了片刻,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声议论。质疑声最先响起:“‘远眺者’的数据链会不会存在系统误差?或者我们的算法有偏好性偏好性筛选?”

“‘探针者-III’刚刚穿越虫洞带回的柯伊伯带外第十三星系第七行星的实地岩石样本,成分显示其形成年代与地球相近,但它的形态……”阿斯特拉伸手指向旁边一个密封展示柜,里面躺里面躺着一块黑黢黢、边缘参差不齐、仿佛随时会碎裂的石头,“与我们脚下的任何一块花岗岩或玄武岩玄武岩,都没有本质区别。除了它来自一个……嗯,用各位现在看到的形象来说,一个‘土豆’般的世界。”

又有人提出引力均衡模型。阿斯特拉调出数据流:“是的,达到一定质量的天体,其自身引力会使其趋向流体静力平衡,即球形。但这个‘趋向’是一个范围,一个区间。而地球,精准地落在了这个区间的理论极限值上,分毫不差毫不差。就像……”她斟酌了一下用词,“……有人用一个无比精密的圆密的圆规,画出了它。”

“巧合?”一位德高望重的天体物理学家皱着眉。

“先生,”阿斯特拉看向他,眼神平静无波,“当一千四百万分之一的机会成为现实,而我们又恰好是这个‘一’时,我认为我们有义务考虑另一种可能性。”

她没有直接说出那个可能性,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接下来的几个月,是科学史上最疯狂也最隐秘的一段时期。联合研究小组动小组动用了人类所能企及的一切观测手段和理论工具,试图为这个“完美”找到一丝自然的解释。他们模拟了太阳系形成的无数种初始条件,引入各种极端假设的星云碰撞、潮汐锁定、甚至是路过黑洞的引力雕塑……每一次超级计算机运行的结果,要么是无法形成如此规则的地球,要么是整个内太阳系都会因此崩毁。

绝望在积累。

与此同时,对地球自身的探测被推向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精度。深地雷达扫描着地幔对流,海底探测器潜入最幽深的海深的海沟,分析着板块运动的每一丝细微应力。不是要证明它的不完美,而是要找出它为何如此完美的“机制”。

然后,在一个沉闷得让人喘让人喘不过气的午夜,阿斯特拉接到了地壳探测项目组负责人马克西姆·沃洛夫的电话。他的声音在加密线路里嘶哑颤抖,背景是嘈杂的数据警报声。

“阿斯特拉……我们找到了……不,是我们撞上了……”

“说清楚,马克斯!”

“莫霍面以下,全球性地幔上层,大约三十五公里深处……有一个界面。能量反射信号……太规则了,规则得不像是自然产物。它对任何形式的地震波、电磁波、中微子束……所有我们能发射的探测方式,都呈现出百分之百的全反射!没有一个粒子穿透过去!上帝啊,它就像一个……蛋壳。”

阿斯特拉的心脏骤然停跳了一拍。

“更可怕的是,”马克西姆的声音带着哭腔,“当我

文档评论(0)

卤蛋上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坚持上传各类文章,资料,努力努力,加油加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