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艺术史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吴门四家
明代中期活跃于苏州(古称吴门)的四位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合称。四人以山水画为核心,融合文人画与院体画传统,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沈周早期师法“元四家”,后期开创粗笔水墨新境;文徵明则以细笔青绿见长,注重文人意趣;唐寅兼通院体与文人画,题材涵盖人物、山水,用笔劲健;仇英虽为职业画家,却以精工设色的青绿山水和人物画著称。吴门四家推动了苏州地区绘画的繁荣,成为明代文人画的代表群体,对后世“松江派”等流派影响深远。
2.哥特式建筑
12-16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以法国为中心,后扩散至全欧。其核心特征包括尖拱、肋拱顶与飞扶壁的结构创新,以及彩色玻璃窗的广泛使用。巴黎圣母院(1163-1345)是早期哥特式的典范,其尖拱替代了罗马式的圆拱,减轻了拱顶重量;圣丹尼斯教堂(1140-1144)首次系统运用肋拱顶与飞扶壁,实现了大跨度空间与垂直向上的视觉效果;晚期哥特式如科隆大教堂(1248-1880)则以更细高的尖塔、复杂的玫瑰窗强化神圣感。哥特式建筑通过结构革新与光影效果,将基督教“天堂在上”的理念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是中世纪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巅峰。
3.浮世绘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兴起的木版印刷绘画,“浮世”源自佛教“现世”之意,反映市民阶层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初期以“肉笔浮世绘”(手绘)为主,17世纪末菱川师宣开创“墨折绘”(单色木版画),18世纪铃木春信发明“锦绘”(多色套印),使浮世绘进入黄金期。代表题材包括“役者绘”(演员肖像)、“美人绘”(仕女)、“名所绘”(风景),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与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是风景浮世绘的经典。浮世绘以平面化构图、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程式化的线条,影响了欧洲印象派(如德加、马奈)的创作,成为东西方艺术交流的重要媒介。
4.犍陀罗艺术
公元1-7世纪流行于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古印度犍陀罗国)的佛教艺术风格,是希腊化艺术与印度佛教题材结合的产物。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雕塑传统留存于中亚,公元1世纪贵霜帝国时期,佛教造像需求推动了希腊写实技巧与佛教主题的融合。犍陀罗佛像以希腊男神为原型,鼻梁高挺、眼窝深陷,身披类似希腊长袍的“通肩式”袈裟,衣纹流畅写实;菩萨像则保留更多希腊化特征,如卷发、项圈装饰。代表作如白沙瓦博物馆藏《佛陀说法像》(2-3世纪),其面部表情宁静,身体比例符合希腊人体美学。犍陀罗艺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影响了云冈石窟早期造像(如第20窟大佛)的风格,是佛教艺术全球化的早期例证。
5.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工业化生产的粗劣设计与古典复兴风格,主张从自然(如藤蔓、花卉、昆虫)中提取曲线元素,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法国是发源地,赫克托·吉马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1898-1904)以流动的铁铸曲线模仿植物生长;比利时的维克多·霍塔在塔塞尔公寓(1893)中运用玻璃与铁艺的有机形态;西班牙高迪的圣家堂(1882-1926)则将自然形态推向极致,以扭曲的墙面、彩色马赛克拼贴营造神秘氛围。新艺术运动虽因一战冲击衰落,但其“整体艺术”理念(Gesamtkunstwerk)为现代主义设计(如包豪斯)奠定了基础,尤其在平面设计(如穆夏的招贴画)与珠宝设计领域影响深远。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北宋与南宋山水画在构图、技法与意境上的差异,并举例说明。
北宋与南宋山水画因社会背景与审美转向呈现显著差异:
(1)构图:北宋山水多“全景式”构图,如范宽《溪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以竖幅大立轴表现巍峨山体,近景巨岩、中景飞瀑、远景层峦,形成“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完整空间,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南宋则转向“边角式”构图,马远《踏歌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仅取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画面留白增多,如夏圭《溪山清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以长卷截取片段,强调“以小见大”的诗意。
(2)技法:北宋山水重“积墨法”,范宽用“雨点皴”层层叠加,表现山石质感;郭熙《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以“卷云皴”描绘丘陵,墨色浓淡变化丰富,追求“淡墨如雾”的空间层次。南宋则发展“水墨苍劲”技法,马远用“大斧劈皴”侧锋快笔,《寒江独钓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以简劲线条勾勒水纹,留白处凸显空寂;夏圭善用“拖泥带水皴”,墨色淋漓,强化画面动感。
(3)意境:北宋山水强调“理”与“势”,如郭熙《林泉高致》提出“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通过严谨的空间结构传递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画面雄浑壮阔,体现士大夫“兼济天下”的入世情怀;南宋因偏安江南,文人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移动互联网与用户体验设计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R2操作证考试笔试试题(带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R2操作证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R2操作证考试笔试试题(附含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R2操作证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R2作业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R2作业证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R2作业证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证R2考试练习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移动通信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清真保证体系培训.ppt VIP
- 2023年中外电影史论题库答案完成版.doc VIP
- (高清版)B-T 15596-2021 塑料 在玻璃过滤后太阳辐射、自然气候或实验室辐射源暴露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pdf VIP
-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培训记录(40篇).doc VIP
- 《苏格兰的风》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VIP
- 调色师:达芬奇视频剪辑调色从入门到精通(上篇,共上中下3篇).pptx VIP
- 2025 银行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pdf VIP
- 初中满分优秀作文五篇(写成长、写人生、写逐梦、写逆风、写母爱).docx VIP
- 《GBT 11345-2023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专题研究报告.pptx VIP
- 6-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校验、检修及记录制度.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