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吴若彤致信贾勇老师:兼赞王子涵语文之以梦为舟
西安籍初一学生王子涵,曾获国家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并曾获得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全国语言文字能力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并且被国家级期刊聘请为年龄最小的专栏作者。王子涵原创作品感情真挚、语言简洁传神,令学长吴若彤由衷钦佩,特此点赞王子涵的原创作品以及读写一体化之作。
王子涵的原创作品
值得珍藏的宝藏
这世间最值得珍藏的宝藏,往往并非金银,而是那些被时光浸透、用情感包裹的??记忆??。——题记
你想过吗?我们每个人心里,大概都藏着一两件舍不得丢的“破烂儿”。
或许是祖父那支笔尖已秃,他却摩挲了一辈子的钢笔;或许是孩子第一次笨拙地画的肖像,线条歪斜,却郑重地贴在冰箱门上;又或许,只是旧书页里一片早已风干、脉络却依旧清晰的银杏书签。它们本身不值分文,却在我们的生命里,重若千钧。
宝藏,是时光凝固的琥珀
真正的宝藏,拥有一种神奇的特质——它能将流动的时光凝固成永恒的琥珀。
我母亲有一位朋友,她的宝藏是一把旧木梳。那是她母亲用了一生的物件,梳齿已被岁月磨得圆润光滑。她说,每当拿起这把梳子,指尖触碰到那温润的木纹,童年清晨的画面便瞬间复活:阳光透过窗棂,母亲站在她身后,一下,一下,轻柔地为她梳通长发,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空气中飘着早餐的粥香,窗外是邻居渐起的喧闹。那把木梳,就是开启整个童年记忆的钥匙,它凝固了一段再也回不去的、被爱包围的静谧时光。
这宝藏,不展示给外人,只安放在记忆的深处。它无需保险柜,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只对你自己生效。我们珍藏的,正是这被完美封存的一刻。
宝藏是无声的家族史诗
有些宝藏,则超越了个人,成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它们是一部无声的史诗,在代际间默默传颂。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家族里珍藏着一只看似普通的青花瓷碗,碗沿有一处小小的磕痕。每逢除夕团圆饭,年长的祖父一定会用这只碗盛一碗米饭。后来,晚辈们才知道,这只碗是战乱年间,曾祖母一路颠沛流离时,唯一带出来的家当。那只碗,曾盛过逃荒路上的野菜汤,也盛过重建家园后的第一碗白米饭。那道磕痕,便是在逃难路上留下的印记。
这只碗,早已不是一件瓷器,它是家族历经磨难而坚韧不屈的见证,是“活下去,并且要好好活下去”的信念化身。这样的宝藏,让飘渺的血脉有了沉甸甸的重量,让后人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应往何处去。
宝藏,它不是锁在银行保险库里的钻石,而是曾祖父的钢笔、母亲的木梳、那只磕了边的瓷碗,是孩子稚嫩的画,是一沓泛黄的信,是所有被倾注了深情、被赋予了意义的时光印记。
它们静默无语,却比任何喧嚣都更响亮地诉说着:我们爱过,活过,被铭记过。人生的富足,从不在于你积累了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你最终能微笑着回顾,这一路,你为自己积攒了多少这样的“无价之宝”。
写给贾勇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贾勇老师:
久未问候,不知您近来一切可好?此次冒昧来信,是因为我近日有很多情绪时时翻涌,思绪万千,终于决定将它们一一整理,向您表达我的敬意与思念。
回想当年,我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前进的道路。而您的出现,真正为我点亮了文学世界的一盏灯,给了我最初的启蒙。如今,我已进入西安外国语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每当在古代文学课上听老师讲解,总会不自觉地想起您当年在课堂上娓娓道来的情景。那些画面仿佛又浮现在眼前——您带我们走入《十五从军征》寂静、悲凉的世界,“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提及《离骚》时,您说是个“反动分子”,让我永远记住了特立独行的屈原和您与众不同的文人风格;您还向我们讲述《史记·项羽本纪》中“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悲壮;还有《春江花月夜》里,张若虚以孤篇冠绝全唐的璀璨光华……这些片段,让幼时的我,提前感受到了中国文学与文化深处的魅力。
我所列举的,不过是您给予我的无数启迪中的一点。而现在,当大学老师在讲台上轻声讲述相似的内容,我的耳边仿佛依然回响着您当年慷慨激昂的声音——过去与未来,竟在这一刻悄然重叠。
从初中时的稚嫩少年,到如今选择汉语言文学作为专业方向,这一路上,我无数次回想起您的课堂、您的讲述,以及您对文学的热忱。原来,早在那时,您已在我心中悄然埋下一颗文学的种子。昨日种种教诲,塑造了今日的我。正因如此,在选择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走向了汉语言文学,希望能更接近内心深处的梦想,也更靠近那个被您点燃过的我自己。
我很感谢您当年倾囊相授的热情与耐心,我也深深怀念那段被文学浸润的时光。是您让我相信,教育的力量不只关乎成绩、不限于当下,它更关乎精神的塑造、人格的成长,能够穿越五年、十年,乃至一生。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成为一名教师。若真有那一天,我定会怀揣您曾点燃我的火种,将它继续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再次向您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与思念。祝您身体健康,平安顺遂,一切都好!
您的学生:吴若彤
202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