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摘要
[关键词]中药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基础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中药新药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各种新剂型、新制剂、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发展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在2001~2002年研发的200个中药新药中,剂型相对集中,硬胶囊、颗粒和常规片剂占总数的6412%,注射剂占916%,滴丸为517%,其他剂型有软膏、软胶囊、缓释胶囊、栓剂、灌肠液、橡胶膏、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喷雾剂、膜剂、凝胶剂等,传统的膏丹丸散已很少见[1]
目录
TOC\o1-3\h\z\u第一章胶囊丸 1
1.1胶囊丸与滴丸 1
1.2缓控释制剂1
1.3膜剂、巴布剂与透皮吸收制剂 1
第二章中药制剂新工艺与新技术2
2.1超细粉碎技术2
2.2超临界流体技术3
2.3超滤技术3
2.4超声技术3
第三章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研发的基础 4
3.1药效学基础 4
3.2生物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基础 4
3.3药物制剂创新 4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致谢 8
胶囊丸
1.1胶囊丸与滴丸
软胶囊与滴丸发展迅速。适合用于浸膏、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填充容量可调范围较大。如大蒜和王浆等巾药组成复方大蒜软胶囊,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防止血栓形成、抗疲劳及抗衰老作用,同时掩盖了大蒜的不良气i味。辣椒碱软胶囊避免了药物的强烈刺激性,还有藿香正气软胶囊、银杏叶软胶囊、消炎灵软胶囊等也有相同作用。针对中药提取成分复杂,软胶囊贮放后的解时限延长、溶出度变差等常见问题,开展了软胶囊质量研究[2],从胶皮处方到内容物进行了改进。例如消炎灵软胶囊由赤芍、金银花等多味中药组成,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剂能有效地除去大量的无效组分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活性成分芍药苷[3]。以固体分散技术为基础的滴丸剂型,具有服用量少,刷解和溶出迅速等特点,对于提取量较小、脂溶性较强的中药是很好的剂型。复方丹参滴丸中出于减少了冰片用量,减少了胃肠刺激作用,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其它如冠心丹参丸以及在传统的苏合香丸基础上简化的而成的“苏冰滴丸”等,在抗心绞痛等急性疾病救治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1.2缓控释制剂
近年来口服的中药缓释、控释制剂成为研发关注的方向之一,单味中药有效部位的缓控释研究报道较多,如雷公藤缓释片,所含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普通片每日剂量相同,但生物利用度提高,毒副作用减轻。其它还有葛根素、灯盏花素、银杏叶提取物、川芎嗪、大豆异黄酮等。中药复方的缓控释制剂也有不少研究报道,例如用网状多孔性纤维包合材料制备的复方山绿茶缓释袋泡剂,在8h内总黄酮可按零级释药,每日一袋,用于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疗效满意[5]。左金缓释微丸采用由黄连提取出的盐酸小窠碱与硬脂酸混合上粉,以吴茱萸醇提取液作为粘合剂,用乙基纤维素包衣,实现缓慢释放[6]。脑络康缓释胶囊内含人参茎叶总皂苷、银杏叶提取物以及丹参酮总酚酸等的混合缓释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在口服固体制剂中也出现了分散片等新型的片剂,如复方板蓝根分散片(板蓝根与大青叶)与黄心分散片(黄芩苷与穿心莲内酯)等。研究表明,中药分散片的崩解行为与提取物的性质有关。以大黄提取物作为模型药物的分散片,除MCC外,多种崩解剂之间的崩解性能差异较小,抗张强度适宜,崩解时间大多在3min以内,说明大黄提取物的压缩成型性较好。而用栀子提取物时,由于其粘性较大,抗张强度大,阻碍了崩解,各种崩解剂均不能满足要求[8]
1.3膜剂、巴布剂与透皮吸收制剂
膜剂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可用于口服及口腔、皮肤及妇科等多种途径,研制的复方口腔溃疡缓释贴膜(黄柏、细辛等)延长了在口腔的释药时间,同样用于口腔溃疡治疗的复方养阴生肌双层膜[9],中药提取物分别是混合于不同双层膜中,底层(缓释层)以PVA(聚乙烯醇类)为成膜材料,溶化慢,具长效作用;面层(速释层)以白技胶为成膜材料,溶化快,具速效作用。巴布剂在各种软组织疼痛、神经疼痛、关节炎等骨疾病疼痛、癌症疼痛等的治疗上有很好效果。与传统的中药硬膏剂相比,巴布剂能承载较大量的溶解性质不同的药物,持久地释放药物,由于高分子材料的亲水性,使用舒适。日本的巴布剂品种较多,国内由于材料和设备的限制数量较少,目前生产的有复方紫荆消伤膏,研发的有如意金黄巴布剂、雷公藤巴布剂、癌痛宁巴布剂等[10],国内一些生产企业结合硬膏剂与巴布剂的特点,也创造了一些新的与原硬膏剂不同的外用贴膏剂。
国内对中药透皮吸收给药发挥全身作用有浓厚的兴趣。现代研究表明,一些活血化瘀和芳香开窍类中药,如当归、乳香、没药、丹参、红花、川芎、血竭、冰片等,都能提高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