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卷.docxVIP

2025年初中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初中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歌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和氛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歌中、后部分是如何将思乡之情与月、影结合在一起来表达的?请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3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这首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词人从“少年”到“而今”在“愁”的认识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4-5题。

【正宫】叨叨令·自述

关汉卿

卖花女,笑迎春,闲将绣手描金线。欲写新词,又怕旁人笑话,羞杀尖担儿吹笛人。

【叨叨令】见个娇容儿,心儿里揣,口儿里化。多管是,假意儿,则你那心儿里,也有个我。争奈俺,这穷酸,怎能够,似那富家儿,一般受用?则落得,独自一个,伴着个画楼儿,守着个画楼儿。

4.曲中“卖花女”的生活状态如何?“闲将绣手描金线”反映了她怎样的心境?

5.曲的下半部分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曲文简要分析其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甲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甲诗和乙诗都描写了自然景象,但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诗歌颔联(三四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现景色的开阔壮丽的。

试卷答案

一、

1.描绘了雪天傍晚诗人邀请友人饮酒的场景,氛围看似轻松平和,实则隐含着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前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直接点明时间(傍晚)、天气(天要下雪)和邀请友人饮酒的intent(能饮一杯无?),营造了一种邀友共饮的平和氛围,但也反衬出诗人在寒冷天气里的孤独。后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异乡客)和情感(佳节思亲),揭示了场景背后深沉的思乡之情。

2.诗歌中、后部分将思乡之情与月、影结合,主要通过拟人、对比和想象等手法来表达。诗人将无情的“月”和“影”人格化(“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使其成为自己的同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但“月”不解饮,“影”只是跟随,这种对比更突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人想象与月、影进行“无情游”,相约“邈云汉”,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想象,寄托了诗人排遣愁绪、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通过将思乡的愁绪与无情的月、影联系起来,并以拟人、对比和想象的方式加以表现,使得抽象的愁绪和孤独感更加具体可感,也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二、

3.上阕写少年时不懂愁滋味,刻意去营造愁绪;下阕写成年后经历了种种挫折,真正懂得了愁的滋味,却欲言又止,最终只能无可奈何地感叹“天凉好个秋”。词人从“少年”到“而今”在“愁”的认识上发生了从无到有、从假到真的变化,也反映了词人人生经历由顺境转入逆境的转变。

4.“卖花女”的生活状态是悠闲但带有忧愁的。她笑迎春,看似活泼,但“闲将绣手描金线”表明她无事可做,只能以刺绣消磨时光。“欲写新词,又怕旁人笑话”更透露出她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人理解的孤独。这种“闲”并非真正的清闲,而是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表现。

5.曲的下半部分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想象(虚写)的手法。通过“娇容儿”的“富家儿”进行对比,突显了自身“穷酸”与对方优越生活的差距(“怎能够,似那富家儿,一般受用”)。同时,想象“娇容儿”心中也有自己(“则你那心儿里,也有个我”),这是一种虚幻的、美好的愿望。最后,“则落得,独自一个,伴着个画楼儿,守着个画楼儿”则用现实景象反衬内心的孤独凄凉。这些手法共同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孤独寂寞、渴望爱情却现实落魄的复杂情感。

三、

6.甲诗表达了诗人客游他乡的思乡之情。诗歌描绘了开阔壮丽的春江景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美好的

文档评论(0)

tianlong4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