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阅读Ⅲ训练C:文言文材料的变化及第14题题型.docxVIP

2026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阅读Ⅲ训练C:文言文材料的变化及第14题题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人爱真山水与画山水无异也。独是观人画犹不若其自能画。人画之妙从外入,自画之妙由心出,其所契于山水之浅深必有间矣。今一病经年,不能出游,坐卧斗室,屏绝人事,犹幸湖山在我几席,寝食披对,颇得卧游之乐。因属一联云:“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独恨不能为之写照,以当枚生①《七发》。因语家倩②因伯③曰:“绘图一事,奈何人物、翎毛、花卉诸品皆有写生佳谱,至山水一途独泯泯无传岂画山水之法洵可意会不可形传耶。”

因伯遂出一册,予见而奇之。安节于读书之暇,分类仿摹,补其不逮。为初学宗式。其间用墨先后,渲染浓淡,配合远近诸法,莫不较若列眉。依其法以成画,则向之全贮目中者,今可出之腕下矣。急命付梓,俾世之爱真山水者,皆有画山水之乐。不必居画师之名,而已得虎头④之实。所谓咫尺应须论万里者,其为卧游不亦远乎?

(节选自李渔《芥子园画传序》,有删改)

材料二: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盖山尽出,不唯无秀拨之高,兼何异画碓嘴⑤!水尽出,不唯无盘折之远,兼何异画蚯蚓!

(节选自郭熙《林泉高致》)

材料三: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选自郑燮《题画》)

材料四: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与可⑥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删改)

【注】①枚生:枚乘,字叔,汉淮阴,今江苏人。著有《七发》《柳赋》《梁王菟园赋》三篇。《七发》叙述楚大子生病,吴客以七事讽之使愈。②家倩:家婿。③因伯:沈心友,字因伯。④虎头,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⑤碓嘴:舂米的杵。⑥与可,即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是苏轼表哥。北宋著名画家、诗人,尤擅画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至山水A一途B独泯泯C无传D岂画山水之法E洵F可意会G不可H形传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本义为连接、连缀,引申为写(文章),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中的“属”意思不相同。

B.?逮,及,至,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中的“逮”意思相同。

C.?咫、尺,均为古代的长度单位,《劝学》中“不积跬步”中的“跬”也是古代表长度的单位,表示跨出一脚的长度。

D.?断,意动用法,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宁许以负秦曲”中的“负”用法相同。

12.?下列对于材料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李渔认为欣赏别人的画还是不如自己能画,《芥子园画传》可作为初学者的宗式,依照书中的方法,人们可以画出眼目、心中的景物。

B.?材料二中郭熙的绘画理论注重“藏”与“显”的辩证关系,嵇康有诗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按照郭熙的观点,“目送归鸿”易画,“手挥五弦”难画。

C.?材料三中郑燮认为“眼中之竹”是艺术积累,“胸中之竹”是艺术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表现,深刻揭示了艺术创作从观察、构思到实现的全过程。

D.?材料四中苏轼先从竹子生长特点写起,然后引出了文与可的画竹理论,最后写出了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体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命付梓,俾世之爱真山水者,皆有画山水之乐。

(2)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14.?上述四则材料均与绘画有关,请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是画竹理论,两者有何不同?

【答案】10.?BDG(“山水一途”作“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句,动宾结构完整,故B处断句;“泯泯无传”是并列谓语,省略主语“山水一途”,表意完整,故D处断句;“画山水之法”作主语,“可意会”作谓语,结构完整,故G处断句。故选BDG。)???

11.D(A.正确。连接、连缀,引申为写(文章)/劝酒。句意:于是写了一副对联。/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B.正确。句意:增补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到了晋朝建立。C.正确。句意:所谓咫尺画幅可以蕴涵万里景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路程。D.“意动用法”错误。材料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