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真题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俗士之所谓辩者,非辩也。俗之所谓辩者,利口者也。彼利口者,苟美其声气,繁其辞令,不论是非之性,不识曲直之理,期于不穷,务于必胜。以故浅识而好奇者,见其如此也,固以为辩,不知木讷而达道者虽口屈而心不服也。
??夫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口也。故辩之为言别也,为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非谓言辞切给而以陵盖人也。故《传》称《春秋》“微而显,婉而辩”者。然则辩之言必约以至,不烦而谕,疾徐应节,不犯礼教,足以相称。乐尽人之辞,善致人之志,使论者各尽得其愿而与之得解。其称也,无其名;其理也,不独显。若此则可谓辩。故言有拙而辩者焉,有巧而不辩者焉。
??君子之辩也,欲以明大道之中也,是岂取一坐之胜哉!人心之于是非也,如口于味也。口者非以己之调膳则独美,而与人调之则不美也。故君子之于道也,在彼犹在己也,苟得其中,则我心悦焉,何择于彼?苟失其中,则我心不悦焉,何取于此?故其论也,遇人之是则止矣遇人之是而犹不止苟言苟辩则小人也。
??孔子曰“巧言乱德”,恶似而非者也。
(节选自徐干《核辩》)
材料二: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呐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导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
(节选自《荀子·非相》)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遇人之是A则止矣B遇人之是C而犹D不止E苟言F苟辩G则小人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期,期望、追求,与《归去来兮辞》“帝乡不可期”的“期”意义相同。
B.以,认为,与《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的“以”用法不相同。
C.恶,讨厌,与《老子四章》“物或恶之”的“恶”意义相同。
D.具,具备,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具”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篇区分了“俗士之辩”与真正的“辩”,指出前者只是追求在言辞上压倒对方,而后者旨在明辨事理,说服人心。
B.材料一引用《左传》对《春秋》“微而显,婉而辩”的评价,意在论证真正有力的辩说应言辞简约而旨意明确得当。
C.材料一认为,君子辩论时内心悦服真理,不会因观点出自他人而轻易否定或停止辩论,这是君子之辩和小人之辩的根本区别。
D.材料二认为言论如果符合仁道,那么喜好谈论就是高尚的,不喜好谈论就是下等的,并强调了言论在上下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4分)
(2)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4分)
14.徐干与荀子都阐述了“君子之辩”,结合材料说说两者的不同。(5分)
[答案详解]
10.[答案]BEG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原文句读为“遇人之是则止矣,遇人之是而犹不止,苟言苟辩,则小人也。”
11.[答案]D
[详解]《鸿门宴》“具”是“详细、全部”之意。两者意义不同。
12.[答案]C
[详解]C项概述不正确。材料一原文为“故君子之于道也,在彼犹在己也,苟得其中,则我心悦焉,何择于彼?……故其论也,遇人之是则止矣。”这表明君子内心悦服的是真理(“道之中”),如果别人的观点正确(“遇人之是”),君子就会停止辩论,心悦诚服,而不会“不会因观点出自他人而轻易否定或停止辩论”,选项表述与文意相悖。
13.[答案](1)是指善于区分事物类别而明智地处理它们。
(2)言论如果不符合中正的仁道,那么他说话还不如沉默。
[详解]
(1)“善于”1分;“区分”1分,“类别”1分,“明智”1分。句意要通顺。共4分。
(2)“言论”1分;“中正的仁道”1分;“那么”1分;“沉默”1分。共4分。
14.参考答案:
(1)徐干认为“君子之辩”以明道为目的,阐明大道的正确。荀子认为君子之辩“言仁”,宣扬仁道,以利政事。(2分,根据内容要点酌情给分。)
(2)徐干强调“君子之辩”需“言辞精妙而语意显明。要以“辩”服人心。荀子的“君子之辩”主张辨析枝节、显露头绪、把握根本,澄清条理。(3分,根据内容要点给分。如果摘抄原文词句作答或者别的角度作答,酌情给分。)
[挖空练习]
材料一:
???俗士(俗人)之所谓辩者,非辩也。俗之所谓辩者,利口(嘴巴利索)者也。彼利口者,苟(只是)美(使动,使……美)其声气,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中语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教材各单元人文主题概念内涵阐释.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知识要点梳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习题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选必下《种树郭橐驼传》挖空练习.docx
- 2025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备考:基础知识+名篇名句默写.docx
- 2025年上海市初三语文期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 2025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详解版).docx
- 2026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6届高考语文备考复习之“修辞手法”推理误区阐释与训练含答案.docx
- 2026届南京联盟高三语文考试作文导写+范文:找到自己与忘我.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