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全单元教学课件.ppt

统编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全单元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就刚才情境中的问题向组员请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练习追问。追问的时候要注意时机,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小结:①可以通过追问来解决自己有疑问的问题。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请教他人时还要有礼貌、会追问。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小组里向他们请教。延伸练习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的问题在课堂上不能解决,你们还可以去请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清楚有礼貌会追问口语交际:请教板书设计习作:那次经历真难忘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至今难忘?当时发生了什么?激趣导入第1课时图片上的孩子都在干什么?(校内)和同学掰手腕(校外)和父母逛动物园(与同龄人)去游乐场游玩(与长辈)去湖边钓鱼这些经历你有过吗?有没有哪次经历让你特别难忘,印象特别深刻?和同学交流一下。课前大家收集了哪些有关赵一曼的资料呢?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的?赵一曼(1905—1936),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1935年11月在与日伪军作战时受伤被俘,1936年8月就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初读课文瓷赵抗联束缸还顿灶沾禁锅侦cízhàokàngliánshùgānghuándùnzàozhānjīnguōzhēn平舌音翘舌音形近字作比较:联取顿侦还huánhái还击还有面对敌人的挑衅,我军战士进行了强有力的还(huán)击。我还(hái)有一点儿作业没写完。huán①回,归;②回报;③归还;④姓。hái①仍旧,依然;②更;③再,又;④尚,勉强过得去;⑤尚且;⑥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音字禁jīnjìn禁受禁烟林则徐禁(jīn)受住各方面的压力,坚决地开展了禁(jìn)烟运动。jīn①受得住,耐(用);②忍住jìn①明令取消;②拘押;③法律或习惯所不允许的事;④皇帝的住处多音字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谁为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再读课文从这些词中可以知道,赵一曼关心战士、艰苦朴素的品质,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物资的极度匮乏。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送碗从赵一曼和通讯员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赵一曼语气的坚定,她以为这个碗是从人民群众那里得到的,所以让通讯员还回去,体现了她遵守纪律、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还碗透露出通讯员对赵一曼同志的爱戴。从“该”这个字,可以看出,赵一曼一直都没有吃饱,也可以看出当时条件的艰苦。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盛饭表现了当时条件的艰苦和同志们不畏艰苦的伟大精神。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可以看出老李内心的感动,也从侧面烘托出赵一曼的高尚品质。动作描写,写出了赵一曼悄悄倒回高粱米饭的过程,表现了赵一曼关心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倒饭朗读小通讯员和赵一曼的对话,感受小通讯员“直叫”中的着急和关心,以及赵一曼“笑”中的豁达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2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6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