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积累运用
1.请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写在田字格里。
奔腾(péng)纠缪(miù)阴翳(yì)潸然泪下(shān)
田字格:
田字格:
田字格:
田字格:
2.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这位科学家为了攻克难题,常常废寝忘食,在实验室里工作了整整一夜。
(2)看到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我们深受鼓舞,决心尽己所能,______。
(3)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真是______。
(4)对于这位新来的同事,大家都很热情,主动帮他介绍情况,解决困难,真是______。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的真理。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江南水乡的小镇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历史悠久,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D.是否做好充分准备,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4.请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2)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可以横绝峨眉巅。
(5)《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乃卜筮之,问以当立者,筮者曰:“足下事皆成,有所立者,乃足下为陈王也。”陈涉乃遂谋曰:“鱼腹中书,篝火狐鸣,皆奇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此其志不在小矣。”于是行卜,卜之鬼神,皆曰“大吉”。又问之当所事者,曰:“所事者当为天下。”乃以八千人西击秦,号曰“大楚”。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辍,______;之,______。
(2)苟富贵,无相忘:苟,______;无,______。
(3)陈涉乃卜筮之:乃,______;卜筮,______。
(4)此其志不在小矣:其,______;矣,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
(1)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陈涉认为“鱼腹中书,篝火狐鸣”是“奇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原因。
9.陈涉最终选择“西击秦”,从文中找出两处可以体现他“志不在小”的证据。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13题。
那树
它是一棵老树,在村边,或说在村里。我来到村里时,它已老去了,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
它不说话,只是站在那里,枝干粗糙,布满苔藓,那是岁月的印记。春天,它抽出嫩芽,绿意爬满枝头,为沉寂的村庄带来生机;夏天,它枝繁叶茂,浓密的绿叶为我们撑起一片片阴凉,蝉鸣声声,躲在它的怀抱里;秋天,叶如蝶舞,铺满一地金黄,空气里弥漫着成熟的味道;冬天,它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挺立,积蓄着力量,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我记得,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到树下玩。他们爬上树干,在枝头嬉戏;他们在树下踢毽子,追逐打闹;他们在树下听老人讲故事,直到夕阳西下。那树仿佛是他们的乐园,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后来,村里要修路,那棵老树挡在了路中间。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应该砍掉它,因为路要修得宽一些,而且树根已经有些影响路面了;也有人舍不得,说那树是村庄的标志,是几代人的记忆。最终,路还是修了,那棵老树也被砍倒了。它倒下时,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响声,仿佛在叹息。
现在,路修好了,车辆川流不息。但我时常会想起那棵老树,想起它为村庄带来的绿意和阴凉,想起它见证的欢声笑语。它虽然不在了,但它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10.文章围绕“那树”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1.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2.“那树”在文中象征着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3.文章结尾写道:“它虽然不在了,但它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如何理解“它的精神”。
四、写作
14.阅读下面的材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