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四川省纳溪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四川省纳溪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溪中学校高2023级高三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考古工作者在半坡、姜寨遗址发现了多种刻在陶器、陶片上的符号(如图1、图2所示),部分学者对这些符号进行了统计学研究,发现某些符号在整个渭河流域都有所发现。

这表明当时这些地区

A.陶器生产技艺比较高超B.具有了早期文明的要素

C.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D.汉字从起源走向了成熟

()2.考古学利用碳十四测年法可以确定地层年代,越在上方①现代耕土层的地层,时期越晚。如图是河南洛阳某遗址地层剖面自上而下分布图。图中地层③最有可能大量出土的是

A.磨制石器B.铁犁铧

C.甲骨文碎片D.“蛋壳陶”

()3.《诗经》和“楚辞”中有大量描写古人生活与情感的经典诗句,如《诗经》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诗句中共同蕴藏的精神财富是

A.人文精神B.隆礼重法C.天人合一D.崇德尚贤

()4.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从地缘政治到血缘政治B.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C.从区域经济到统一经济D.从文化各异到文化一统

()5.建武七年(公元31年),汉光武帝下诏:“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并两次下令开狱“见徒免为庶人”。其目的是

A.实现光武中兴B.缓和阶级矛盾C.打击豪强地主D.恢复社会生产

()6.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中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称之为“信口雌黄”或“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D.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7.据《隋书·地理志》载,东晋南朝时期,“扬、荆二州,户口半天下”,其中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之地,亩直一金”,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一带)“沃野垦辟,家给人足,蓄藏无缺”,而北方“自永嘉之乱,百有余年,苍生殄灭,百不存一二”。这可用于说明

A.北民南迁引发社会动荡B.南方农业技术水平超过北方

C.南方经济开发成效显著D.全国经济重心已完成了南移

()8.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政治中心在北方。但当时北方的粮食生产远远不能满足京师的需要,江南地区的粮食对隋朝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此,隋政府

A.大力修建大兴城B.开通运河南粮北运C.广设粮仓和义仓D.移民开发江南地区

()9.640年,唐朝重新统一西域后在西州(今吐鲁番地区境内)、伊州(今哈密地区境内)、庭州(今吉木萨尔县一带)实行了州、县、乡、里制度。这些州县的官吏都由唐朝中央政府直接任命。这些措施在当时()

A.推进了边疆内地一体化进程B.扩大了改土归流的实施范围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完善了基层社会的治理制度

()10.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D.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11.宋朝在地方行政中推行通判制度,其设置与职权因州府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为《宋史·职官志》中关于通判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宋朝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州府类型

通判设置情况

主要职权

大州、重要府

设1-2名通判

与知州共议政务,联署公文,监督财政收支

小州、民户少者

可不设通判

-

武官任知州者

必须设置通判

参与军事决策,负责粮草调度与账目核查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解决武将专权问题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平衡地方财政收支

()12.金世宗设译经所,先后译出《易》《论语》《老子》等经史书籍15种。对此,他对大臣们说:“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金世宗的做法

A.消除了民族隔阂与矛盾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认同D.丰富了儒学思想内涵

()13.下图为唐朝与北宋时期都城人口密度峰值情况,能够解释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市坊制度逐步瓦解B.社会经济发展

C.人身依附关系松D.疆域面积缩小

()14.下图是古代波斯帝国建筑风格情况示意图,据图可知,波斯帝国

A.推动亚非文明的互动交往B.强化世界文化中心的地位

C.延续了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