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楚雄州民族中学高三年级9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云南李家山古墓群遗址中发掘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牛虎铜案(见下图)。该铜案为古滇国祭祀之器,前所未见。以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牛背作案盘面。另有猛虎扑于牛尾,一小牛立于大牛腹下,以示对小牛犊的保护。据此可以说明

A.铁犁牛耕已推广至南方

B.青铜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C.当地冶铸技术日臻成熟

D.南方自然生态优于北方地区

2.汉文帝时“弛山泽之禁”,出现“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禁止私人冶铸和煮盐,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在左脚上挂铁钳),没入其器物。”这一政策转变

A.消除了豪强势力的威胁

B.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体现了治国思想的转变

D.提高了手工业技术水平

3.《晋书》记载,后秦皇帝姚兴统治时期,“天水姜龛、东平淳于岐、冯翊郭高等皆耆儒硕德,经明行修,各门徒数百,教授长安,诸生自远而至者万数千人。兴每于听政之暇,引龛等于东堂,讲论道艺,错综名理”。这说明后秦统治者

A.推崇中原传统文化

B.推行思想控制政策

C.意在推动变法革新

D.放任士族垄断教育

4.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设河西节度使,与此前临时派出、无固定辖区和镇所的节度使不同,河西节度使已有固定镇所与辖区,任期渐长。至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此类节度使增至10个,且“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由此可见,唐朝节度使制度的变化

A.有利于领土疆域的扩展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C.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5.下表为北宋995——1080年年均铸币量的情况统计(单位:百万贯)。铸币量的变化反映出,北宋时期

年份

995年

1000年

1007年

1015年

1021年

1050年

1077年

1080年

数量

0.80

1.25

1.83

1.25

1.05

1.46

3.73

5.06

A.政府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B.财政危机不断加剧

C.经济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D.居民重视货币储蓄

6.明末学者徐光启翻译了西方《几何原本》,并阐述了几何学的本质,“下学功夫,有理有事。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然而,当时对于该著作却“习者盖寡”。据此可知,当时

A.西方科技已全面领先中国

B.士大夫普遍排斥西方文化

C.西学东渐的社会影响有限

D.西学无助于中国社会转型

7.下图为1845—1848年英国货物输华总值(单位:英镑)。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民众仇视西方侵略

8.1853年,清廷令大江南北在籍官绅举办团练,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乘势而起。当时湘军“一营之权全付营官,统领不为遥制;一军之权,全付统领,大帅不为遥制”。后来清廷又允许各地军队“自筹军饷”。这种状况

A.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B.加强了中央势力的扩张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D.助推了汉族官僚的崛起

9.1885年前后,清廷设立海军衙门,办练新式海军,督抚纷纷对海军、海防等事务提出建议,地方学堂也以“创立海军”为议题课考学生,朝野上下一时间出现了空前的“海军热”。这主要缘于

A.新式学堂的推动

B.海防观念的产生

C.洋务官员的提倡

D.边疆危机的触动

10.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于“国民性”的含义,知识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这一问题时所做的笔记内容摘录。这反映出当时的知识界旨在

A.唤起国人的主体意识

B.抨击传统的伦理道德

C.摆脱专制制度的束缚

D.培养科学务实的精神

11.黄埔军校从1924年3月开始招生,到北伐战争前招生至第五期,招生人数从645人扩展到2418人,其中湖南籍和广东籍学生最多,占总数的百分比将近44%。浙江籍学生从第三期起学生数增幅比较大。这反映出

A.国民党内宁汉势力的合流

B.大革命形势逐步扩展

C.“工农武装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