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诗词鉴赏(期末真题汇编,湖南专用)(解析版).docxVIP

专题08 诗词鉴赏(期末真题汇编,湖南专用)(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8诗词鉴赏

1.(24-25九上·湖南怀化·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①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②,举杯断绝歌路难③。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④踯躅⑤不敢言!

【注】①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鲍照出身寒微,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②自宽:自我宽慰。③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断绝:停止。④吞声:声将发又止。⑤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

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都提到了路难,但最终心境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异同。

【答案】①相同之处: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抑郁,都表达了宦途的艰难。

不同:《拟行路难》虽有对命运的抗争,但最后仍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行路难》虽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但最后展现的是一种豁达和乐观。

【导语】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以“泻水置平地”起兴,通过水流四散的意象,隐喻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现实。诗中“人生亦有命”一句,既是对命运的无奈接受,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甘。尽管诗人试图通过“酌酒以自宽”来排解愁绪,但“吞声踯躅不敢言”却揭示了他内心的压抑与痛苦。与李白的《行路难》相比,鲍照的诗更显深沉内敛,情感表达更为含蓄,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面对社会动荡时的复杂心态。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对比阅读。

相同点:《行路难》(其一)前四句写朋友给李白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指停止了倒酒,“投”指放下筷子,“拔”指拔出长剑,“顾”指四处看,这些反常的行为贴切地写出了诗人在京城受挫后苦闷抑郁的内心状况。本来有着远大政治抱负、雄才大略的诗人能够幸运地亲近皇上,舒展自己才略是件快意人生的事。但现在,诗人却不幸地遭到皇上无情的“变相驱逐”,连京华之地都不能逗留了,表现出诗人内心怀才不遇的苦闷抑郁,表现了宦途的艰难。根据《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联系注释“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鲍照出身寒微,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可知,作者运用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似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作者感叹人各有命,不必“行叹复坐愁”,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仕途受阻。据此概括即可。

不同点:《行路难》(其一)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诗人运用宗悫的典故,用“长风破浪”和“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信心,表达了诗人执着进取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豁达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拟行路难》(其四)中“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写作者感叹前路艰难,举杯消愁,作者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不敢再说什么了,表现了虽有对命运的抗争,但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点睛】参考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淌。人生也有各自的命运,怎么能走路叹息、坐着发愁呢?喝点酒来宽慰自己,举起酒杯却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人心又不是草木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可我)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不敢说话!

2.(24-25九上·湖南益阳·期末)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①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②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③。

亦知合④被才名折⑤,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①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白居易晚年跟刘禹锡的关系较近,并称“刘白”。刘禹锡为回赠这首诗,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②国手:国内最优秀的人才。③蹉跎:受挫折,这里指失意贬官。④合:应该。⑤折:折损,损害。

有人说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读来更显坚韧豪放,而白居易的这首诗则非常坦率真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联系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同意。

①刘禹锡虽遭“二十三年”“弃置”,成了“沉舟”“病树”但仍看到“千帆过”“万木春”,为新人辈出而欣慰,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坚韧激昂气概。

②白居易的诗歌用“国手”盛赞刘禹锡的才华,用“命压人头”“寂寞”“蹉跎”对其坎坷命运深表愤懑,用“二十三年折太多”对其表示深切的同情,将现实中的种种问题都写入诗中,坦率真诚地表现二人深挚的情谊。

【导语】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ous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