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装修设计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堂装修设计方案

接手这个食堂装修项目时,我正蹲在旧食堂的墙角——墙面瓷砖掉了块角,露出里面发黑的水泥;头顶的吸顶灯闪着昏黄的光,把排队打饭的人群影子拉得老长。负责后勤的王主任拍了拍我肩膀:“师傅,我们就一个要求——让来吃饭的人,从进门到坐下,都觉得‘得劲’。”

这话听着简单,可做起来得把里里外外都盘清楚。接下来三个月,我带着团队做了200多份问卷,早晚高峰蹲点数人流,和切菜的张阿姨、打汤的李叔聊需求,连常来吃饭的退休老教师都拉着我们说了半小时“当年食堂的甜粥香”。现在方案总算成型了,我得好好理一理。

一、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

咱们这个食堂是给周边社区300多户居民、附近写字楼200多白领,还有社区老年大学100多位学员用的。原来的食堂建了快10年,墙面瓷砖空鼓、地面防滑层磨损,打餐窗口只有3个,一到饭点能排20多米;餐桌椅都是铁架子配塑料凳,坐久了腰酸;最麻烦的是厨房和就餐区就隔道玻璃门,炒菜的油烟老往餐厅窜,老太太们总说“吃口饭跟熏腊肉似的”。

调研时,居民提得最多的需求有三个:“别排队太久”“坐得舒服”“饭菜看着干净”。所以这次装修的核心目标很明确:

功能性优先:优化人流动线,解决高峰拥堵,让打餐、就餐、收餐各环节“不打架”;

舒适性升级:从座椅到灯光,从温度到气味,让人愿意多坐会儿;

安全感保障:材料选耐造、好清洁的,水电消防全达标;

文化感融入:把社区里“老邻居一起吃饭”的烟火气保留下来。

二、功能分区与细节设计

明确了目标,接下来就是“怎么落地”。食堂装修最忌讳“哪疼医哪”,得像拼拼图似的,把各个功能区摆对位置,再抠细节。

2.1入口与导视区:让人“不懵”

原来的入口就一扇玻璃门,进去直接是打餐区,人一多就堵成“饺子馅”。这次我们把入口往前提了1米,做了个3平米的缓冲厅——左边放自助取餐篮(装餐具和纸巾),右边挂电子屏,显示今日菜单和实时座位数(比如“大厅剩余28个座位”)。

导视牌没选冷冰冰的金属牌,用了社区里退休画家画的手绘地图:红箭头标打餐口,蓝箭头标取汤处,连卫生间都画了个戴眼镜的卡通爷爷(对应老年学员需求)。王主任看了直乐:“这牌子挂着,新来的人都能‘按图索骥’,不会绕晕。”

2.2打餐区:让排队“不闹心”

旧食堂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打餐排队。我们测过,早高峰7:30-8:30,平均每分钟有15人进食堂,原来3个窗口每个要服务5人/分钟,肯定慢。这次把窗口从3个加到5个,其中2个设为“快速窗口”(只卖包子、粥、卤蛋这类现成餐品),3个“常规窗口”(卖炒菜、米饭、汤)。

窗口台面高度从原来的90cm降到85cm——张阿姨说“原来端着大盆打菜,胳膊举得酸”;窗口玻璃换成透明夹胶玻璃,半高设计(上沿1.2米),顾客能直接看到厨师打菜,李叔说“这比原来的挡板强,顾客看着放心,我们也能和他们唠两句”。

窗口后面的备餐台加宽了30cm,分设“热菜区”“主食区”“汤品区”,中间用不锈钢隔栏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最关键的是,打餐区和厨房之间加了道传递窗(带风幕机),厨师不用端着盘子穿堂过,既省时间又安全。

2.3就餐区:让坐着“不难受”

旧食堂的桌椅是“一刀切”——全是4人铁桌配塑料凳。我们调研发现,老年人喜欢软乎点的椅子(膝盖不好),年轻人爱坐吧台凳(能边吃边看手机),小家庭吃饭想要卡座(有隐私)。所以这次设计了三种座位:

卡座区(占40%):浅木色皮质座椅,背后加30cm高的软包隔断,桌距留1.2米(推轮椅也能过),适合老人和带小孩的家庭;

吧台区(占20%):黑色岩板台面,高90cm的金属吧台凳(带靠背),旁边装了手机充电插座,年轻人说“这地儿吃个快餐,还能刷会儿视频,得劲”;

常规区(占40%):原木色四人桌配浅灰色布艺椅(椅面厚5cm),桌角倒圆角(防小孩磕碰),桌下留60cm空间(保洁阿姨擦地不用搬椅子)。

灯光是重点。原来的吸顶灯太亮,照得菜色发灰。这次用了“组合光”:顶面装4000K暖白光筒灯(基础照明),卡座区加2500K射灯(打在桌面上,让菜看着更有食欲),吧台区用轨道灯(可调节角度,年轻人拍照好看)。

2.4辅助功能区:让后勤“不添乱”

除了吃饭的地儿,收餐、清洗、储物这些“后台”也得理顺。

餐具回收区:设在出口处,放了3个带分类标识的回收筐(餐盘、碗、杯子),旁边装了台自动刮渣机(张阿姨说“原来用手刮残渣,指甲都劈了,这机器一压,残渣全掉进去,省老事了”);

清洗消毒区:和就餐区用玻璃墙隔开(带排风扇),地面铺了防滑花岗岩(坡度2%,水往排水沟流),装了3台商用洗碗机(每小时洗300套),旁边设保洁柜(带紫外线消毒);

储物间:分干货区(离地30cm防潮)、餐具区(带封盖货架)、清洁工具区(挂式收纳),门上加了磁性密封条(防蟑螂)。

三、材料选择与环保考量

材料选不对,装修再好看也白搭。我们的原则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