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原卷版).docxVIP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度高2023级(上)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器物中,体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分化与权力象征的是()

A.B.C.D.

2.陶寺中期遗址发现了储藏用的窖穴群和类似后世的“王陵寝庙”区。其中,有一座大墓长5米、宽3.6米,

随葬装有漆木柄的跟礼仪有关的玉石钺共6件;在墓穴的附近,有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观象台,可以测定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准确时间。据此推知()

A.文明产生具有多元特征B.公共权力机构的成熟

C.国家初始形态逐步具备D.旧石器文化较为发达

3.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赐命礼等伦理定位与价值操演获得了整个社会精神信仰,进而凝聚成“一心辐

揍”的价值思维,将王室与诸侯持为一个政治实体,建构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的政治结构。据此可

知,西周时期()

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B.国家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增强

C.贵族统治秩序开始确立D.原始民主制遗存依然发挥作用

4.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国家改革变法的概况。据此表可知,该时期()

国家(改革者)部分内容

魏国(李悝)颁行《法经》,严厉惩罚侵犯私有权、反抗君主统治的行为

楚国(吴起)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优待为国报效的“战斗之士”

韩国(申不害)加强对臣下控制,实行以“术”为核心内容的君主集权统治

秦国(商鞅)奖励军功,严禁私斗;废井田,开阡陌;普遍推行县制等

A.社会转型成为时代潮流B.专制集权成为社会共识

第1页/共6页

C.土地制度成为变革核心D.诸侯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5.管仲和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主张执法者应当“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

断之”,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当时

A.法治思想盛行B.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C.政府以民本D.社会公正受到关注

6.柳宗元《封建论》中有这样的观点:“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

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所强调的是()

A.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B.郡县制推广的进步性

C.皇帝制度的客观积极性D.秦执政理念的局限性

7.“上计”是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重要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

口、垦田、钱谷入出、治安情况、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下图),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

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儿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

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

A.中央加强地方财政的控制B.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优劣

C.作为官员升降赏罚的凭据D.与察举、征辟制互相印证

8.学者卜宪群指出:“不能设想,在地主阶级掌握政权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可以出现一个没有

专制主义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国。秦汉时期的历史表明,凡是专制主义皇权加强的时候,往往也是中央

集权比较有效和国家统一比较巩固的时候。”卜宪群认为()

A.秦汉皇权加强体现一定历史进步性B.治理思想的完善促进治理能力的提高

C.民间舆论与王朝政治的互动得以延续D.中央集权的深化反映社会的现实需要

9.汉成帝时,朝廷改刺史为“州牧”,秩提到二千石。到东汉建武十一年,“初断州牧自还奏事,从此州

牧或刺史不复日诣京师(奏事改为计吏)。到了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新置牧”,“选列卿、

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这反映出汉代()

第2页/共6页

A政府行政效率显著提高B.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治理

C.中央监察权力逐渐下移D.地方社会秩序日益紊乱

10.董仲舒《春秋决事比》中有一案例:甲的父亲乙与丙斗殴,丙用刀刺乙,甲随即用木棍打丙,不幸误伤

了自己的父亲乙。有关此案的审判,董仲舒认为,甲本意是拿着棍子帮父亲打丙,是为了救父亲。甲的行

为并不是法律规定的殴打父亲情节,因此不应受到处罚。材料反映出汉代法律发展趋势是

A.法治情感化人性化B.法律体系渐趋完备

C.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D.法治儒家化伦理化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

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

士也”,这反映出当时()

A.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

B.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

C.佛道两家发展为时代主旋律

D.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