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地质导游词(精选12篇)
目录
第1篇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2篇世界地质奇观—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导游词
第3篇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4篇福建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5篇湖北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设计
第6篇青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7篇云南大理苍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8篇翠西岳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9篇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10篇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11篇乌兰布和沙漠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12篇翠华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第1篇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郑。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林进屿。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包括古火山岛林进屿、牛头山古火山口、南碇岛、鱼鳞石山等。今天我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古火山岛林进屿的特殊地质风貌。
林进屿位于漳浦县前亭镇将口村海域,距岸约2公里,面积0.16平方公里,是无人居住的小岛。从远处看,它像一块黑宝石,镶嵌于碧波之上。
这座小岛距今已经2000多万年了,它的地质特征,也成为了地质演化历史。“林进屿”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这里有个传说:很早以前,长泰县有一个叫林震的人,身患麻风,被族人弃于这个岛上。
他吃岛上的动植物,喝岛上的水,专心读书。后来,他的病不治而愈。
不久,中了状元,职从六品。他在京城任职8年,淡泊名利,不愿阿谀奉承而称疾告归。
而这座无名岛后人就称为了“林震屿”,为了避讳,又把它称为“林进屿”。现在我们已经登陆林进屿,大家小心。
岛上局部可见碱性橄榄玄武岩石,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就形成了今天世界罕见的火山地貌景观了:一是机理完整的玄武岩石群,二是熔岩湖现象,三是巨型柱状节理。岛的中央是郁郁葱葱的山峰,海拔72.7米。
岛上的甘泉清澈见底,林间有山羊奔走。岛的四周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石群。
在岛的北海滩上,可以见到16个火山口紧密连在一起,形成圆环状,像vct软盘,就觉得一定读得出它那千百年来的巨变。这里的火山口小而多,还有这种玄武岩巨型柱状节理,更有这整齐的“巨柱石林”,它是如何摆布的呢?大家可以思考思考了。
岛上到处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石头,这里的石头没有牛头山那的排列有序的“石柱”,却千奇百怪、形状各异。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的林进屿,是一座既古老有充满活力的宝岛,这里既是科研基地、创作基地,更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各位讲解先到这里,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请注意安全。
第2篇世界地质奇观—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国家4a级旅游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园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中南段的北大山上,距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150公里,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八大园区最具代表性的一处。
“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意为“险峻的岩石”。石林园区呈西北——东南方向展延,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3公里,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700米左右。
至于克什克腾,蒙古语意为“亲兵”、“卫队”,原是成吉思汗赐给警卫部队的称号。构成石林的岩石是花岗岩系列,俗称北大山岩体。
它是在侏罗纪晚期,由地球内部的岩浆流出冷凝而形成,距今已有1.8-1.5亿年的历史了。花岗岩体主要是在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融化时流水的冲蚀作用下,由两组近于垂直的节理和一组近于水平的节理切割而成。
因此,它不同于云南路南石林和新疆的雅丹地貌,是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在第四纪冰川期的精雕细琢及岩浆活动、冰盖卸载、气候变迁、风蚀作用、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
长期的风蚀、冻裂、化学与物理风化及重力作用,使得花岗岩石林不断崩塌,大片的碎石板遍布,部分石林也因此变矮,或孤立,并最终消亡。按岩石成因不同,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主要有以下十种形态:石林、石柱、石棚、石墙、石壁、石塌、石缝、石洞、石胡同及险石。
阿斯哈图石林还留存着大量的冰川遗迹,主要有冰臼(岩臼)、冰蚀槽、冰川漂砾、冰川撞击等现象。阿斯哈图石林地处乌兰坝草原与大兴安岭山脉的交界地带,是高山草甸草原与原始次生林相接的生物带,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湿地及森林景观。
这里植被茂盛,植物种类繁多,因季节的不同而姿彩各异,可谓景随时移,景因时转。春季万物复苏,芳林吐蕊,沉睡一冬的石林在漫天新碧中,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北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