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四月调考语文、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VIP

2025届高三四月调考语文、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届高三四月调考语文、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5届高三四月调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圈层”本是地理学概念,现多指因兴趣、价值观等形成的社会群体。青年群体中,“汉服圈”“科幻圈”“非遗手作圈”等日益活跃,圈层内的符号认同、情感联结成为重要纽带。但圈层的“壁垒效应”也渐显:部分人将圈层身份等同于全部自我,对圈外事物持排斥态度;少数圈层甚至形成封闭话语体系,消解公共交流空间。

材料二

圈层文化的兴起与数字技术密切相关。算法推荐让个体更容易找到兴趣契合者,却也催生了“信息茧房”。某调研显示,72%的青年认为“圈层内交流更轻松”,但68%的人承认“很少主动了解圈外热点”。学者指出,健康的圈层应是“开放的共同体”,既要保留内部认同,也要具备与公共领域对话的能力。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圈层最初是地理学概念,现演变为基于兴趣等形成的社会群体标识。

B.圈层能提供情感联结,但过度强调圈层身份可能导致自我认知狭隘。

C.数字技术既推动圈层形成,又通过算法推荐加剧了圈层的封闭性。

D.多数青年认可圈层内交流的价值,且主动尝试了解圈外的信息动态。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圈层的“壁垒效应”必然导致公共交流空间的消解。

B.算法推荐是圈层文化兴起的唯一原因。

C.健康圈层应平衡内部认同与公共对话能力。

D.青年群体对圈层的认知存在完全对立的两种态度。

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信息茧房”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科幻爱好者只关注科幻论坛,对其他领域新闻一无所知。

B.非遗手作爱好者在圈层内分享技艺,也参与线下公益展演。

C.汉服爱好者通过圈层结识同好,共同推动汉服文化传播。

D.某网友因兴趣加入多个圈层,经常在不同圈层间交流想法。

两则材料对“圈层文化”的论述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4分)

针对圈层文化的“壁垒效应”,你认为青年应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提出三条建议。(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春日书怀》

陆游

老去逢春亦自欢,况逢佳节更凭栏。

稚桃破萼胭脂润,新柳垂丝翡翠寒。

客思渐随莺语乱,归心暗逐落花残。

年来百事俱疏懒,惟把诗书仔细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老人逢春的喜悦,“更凭栏”凸显佳节观景的兴致,奠定全诗基调。

B.颔联以“胭脂润”“翡翠寒”设喻,描绘稚桃、新柳的鲜嫩,画面生动。

C.颈联“莺语乱”“落花残”暗含伤感,与首联的欢乐形成情感转折。

D.全诗由景及情,再到人事,层次清晰,体现陆游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尾联“惟把诗书仔细看”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两句,以马为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2)杜甫《登高》中“,”两句,从时空角度抒发漂泊异乡的悲苦。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刻画周瑜年少有为的形象。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承载着千年文化基因。静置时,笔头如含苞玉兰,敛藏锋芒;濡墨后,毫尖似春芽破土,渐次舒展。挥毫时,笔锋与墨色交融,或刚劲如松,或柔婉似云,(在/于)纸页间勾勒出万千气象。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婉转灵动,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沉郁悲壮,皆由笔墨共生而成。如今,毛笔虽不再是日常书写工具,但在书画创作、非遗传承中仍(占据/占有)重要地位。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占据B.于占据C.在占有D.于占有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请以“毛笔”为话题,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句话,体现其文化价值。(3分)

某中学将举办“毛笔文化周”活动,请你为活动写一则宣传语,要求:句式对称,不超过20字。(4分)

三、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圈层是温暖的港湾,能让人在认同中获得归属感;也有人说,圈层是无形的牢笼,会让人在封闭中失去视野。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5届高三四月调考?数学试卷

(满分150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