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版dtnl拼音教学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dtnl发音要领
02
字母书写规范
03
音节拼读训练
04
趣味互动活动
05
课堂应用场景
06
巩固拓展任务
01
dtnl发音要领
舌尖位置与d音相同,但发音时不振动声带,为清音。需注意气流强度比d音更强,形成明显送气效果。
t音发音要点
舌尖紧贴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流出。发音时声带持续振动,保持鼻音共鸣。
n音发音要点
01
02
03
04
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塞后突然放开,声带振动发出浊音。嘴唇自然放松,气流短促有力。
d音发音要点
舌尖轻触上齿龈,气流从舌两侧通过形成边音。发音时声带振动,注意避免舌尖过度后卷或气流阻塞。
l音发音要点
口型与舌尖位置示范
送气与不送气音区分
语境辨音练习
设计包含d/t的句子如弟弟踢球,要求学生在语流中准确区分并控制送气程度,避免混淆肚子-兔子等易错词。
03
让学生单手置于嘴前,感受t音发音时明显的气流冲击,而d音几乎无气流;同时通过声带触觉法(手指轻触喉部)区分清浊音。
02
发音感知强化
d与t的对比训练
通过搭-他刀-掏等最小对立词组练习,强调d音不送气(气流弱)、t音强送气的差异,可用薄纸片测试气流强弱。
01
n/l混淆矫正
d音浊化过度
针对方言区常见问题,采用捏鼻法——发n音时捏住鼻子,若发音受阻则为正确;若l音捏鼻后仍能清晰发出,则需强化舌尖抬升训练。
部分学习者将d发成英语浊辅音,需强调汉语d音实际为不送气清音,可通过与b/g音对比,建立清音发音体系认知。
常见发音错误纠正
t音送气不足
表现为与d音混淆,可通过延长送气时间(如发t———a)强化气流控制,配合视觉化工具(如蜡烛火焰摆动)量化送气强度。
边音l的偏误
纠正舌根后缩或舌尖过度上卷问题,采用舌尖贴齿龈保持5秒的静态训练,逐步过渡到动态发音。
02
字母书写规范
四线三格占位规则
上中下三区划分
字母主体部分需严格对应四线三格的中格区域,如d的竖笔占满中格,而t的横笔需贴近上格线,确保比例协调。
超出格线处理
字母d的右半圆需饱满且闭合,弧线高度与中格线平行,避免写成尖锐角或未闭合形态。
部分字母如l的竖笔需向上延伸至顶线,但不得超出;n的起笔和收笔需紧贴中格底线,避免与u混淆。
弧线书写标准
笔顺动画分解演示
分帧动态展示
错误笔顺警示
速度调控功能
通过逐帧动画演示d的书写过程,先竖后弯,竖笔垂直向下,弯笔从中间向右平滑过渡,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笔顺逻辑。
支持慢速播放t的书写,强调横笔从左至右平直书写后,再从上至下写竖笔,避免学生颠倒顺序或连笔。
针对n常见错误(如从下往上写),动画中用红色标记错误路径,并自动跳转至正确演示强化记忆。
结构差异分析
用箭头标注b先竖后右弯,d先竖后左弯,p先竖后下弯,避免学生因起笔方向混淆导致镜像错误。
书写方向标识
临摹纠错练习
提供动态描红模板,学生书写时若将d错写为b,系统实时提示半圆位置偏移,并生成对比图辅助修正。
对比b(竖笔右侧半圆)、d(竖笔左侧半圆)、p(竖笔下半圆),通过高亮半圆位置和方向差异,强化视觉区分。
易混淆字形对比(如b/d/p)
03
音节拼读训练
单音节:da/ta/na/la
da的发音技巧
舌尖抵住上齿龈,突然放开气流爆破发声,注意声带振动,避免与ta混淆。可结合打鼓大雁等生活化词汇辅助记忆。
ta的发音要点
发音部位与da相同,但需保持声带不振动,呈现清音特性。通过踏步塔楼等词语对比练习,强化送气音感知。
na的发音训练
舌尖紧贴上齿龈,气流从鼻腔通过形成鼻音。配合拿东西那里等动作指令,增强发音自然度。
la的发音突破
舌尖轻弹上齿龈后快速下落,气流从舌侧通过。建议用拉手快乐等高频词训练舌部灵活性。
双音节
保持两个音节力度均匀,重点纠正第二音节弱化现象。可通过滴滴答答拟声词建立韵律感。
didi的连读规范
注意音节转换时鼻腔共鸣的连续性,防止中间出现喉塞音。结合努努嘴等面部动作进行协同训练。
nunu的鼻音衔接
强化两个清音音节的气流稳定性,避免后音节送气不足。设计踢踢踏踏等游戏化练习场景。
titi的送气控制
01
03
02
确保双音节发音时舌尖动作标准一致,防止后音节舌根后缩。选用啦啦队等具象词汇提升趣味性。
lala的舌位保持
04
四声调拼读强化
阴平调(第一声)
维持高平调值55,重点训练dā/tā/nā/lā的声带紧绷度,使用音频可视化工具辅助调型校准。
02
04
03
01
上声调(第三声)
完成214调值的降升转折,通过dǎ/tǎ/nǎ/lǎ的夸张化语调练习强化转折点控制。
阳平调(第二声)
掌握从中音到高音的35调值爬升,针对dá/tá/ná/lá设计升调手势引导法。
去声调(第四声)
实现从高到低的51调值骤降,利用d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