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2
橡胶聚合车间E-001换热器腐蚀泄露分析报告
送样单位
送样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送样人及电话
样品名称
换热器管
样品数量
1
送样单位样品编号
送样日期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
换热器管腐蚀失效分析
检测地点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温度:25℃湿度:
检测类型
∨委托检验
仲裁检验
鉴定
其他
1.分析目的:换热器管腐蚀泄露机理分析;
2.取样:送样单位提供的样品;
3.测试环境:真空8.0×10-7Pa+常压;
4.测试方法:形貌观察、成分分析、物相分析等;
5.测试设备:
扫描电镜(日立S-3400)、能谱仪(牛津INCA350)、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RINT2000)、光谱仪(德国斯派克Spectrom10)、光学显微镜(德国蔡司Axiovert25)、体氏显微镜(国产)、数码相机(尼康D5100)。
送检试样经数码相机拍照、光谱仪成分分析、光学显微镜宏观形貌观察后,加工成电镜试样,用扫描电镜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并用能谱仪进行微区成分分析,最后对腐蚀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6.分析结论:
E-001换热器管的腐蚀主要发生于壳程介质中,腐蚀类型为污垢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Fe3O4);在管程中也有少量腐蚀,但对整个换热器管腐蚀的贡献不大。
详细分析内容见续页。
备注
检测人
签字(盖章)
复核人
日期
技术负责人
签发日期
检测报告续页
一、E-103换热器工况简介
石化公司E-001换热器位于橡胶聚合车间热水再沸器流程中,于1998年5月完成设计并投入使用,2011年11月发现部分管束发生了腐蚀穿孔泄漏。
E-001换热器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换热器规格为:700×10×7222(单位:mm)。壳程介质为饱和蒸汽,壳程设计温度为200℃,操作温度为200℃,壳程设计压力为1.6MPa,操作压力为1.5MPa。管程介质为热水,管程设计温度为200℃,操作温度为96℃,管程设计压力为1.6MPa,操作压力为0.6MPa。
壳体和管板材质为16MnR,管束材质为10钢,管束规格为Φ25×2.5×6000(单位:mm)。
二、宏观检查
将换热器拆卸后如图1(上图)所示,可以看到在管板和管束表面覆盖着较多的垢和腐蚀产物,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垢物与管束表面发生了脱离和剥落(下图)。
剥落的垢物
剥落的垢物
图1泄露的换热器
在打开的管芯中选则腐蚀较严重的管段,切割后作为腐蚀泄露分析试样,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腐蚀试样取样部位
图3切割后的换热管
观察切割后的换热管可发现如下特征:
1.换热管外表面发生了严重的腐蚀,覆盖着一层黄褐色的腐蚀污垢,污垢层厚度可达1mm左右。
2.换热管外表面分布着一定数量的穿孔区,如图3所示,穿孔区表面腐蚀颜色较深,且产物数量较少。
3.在换热管外表面存在大量的瘤状腐蚀污垢,如图2所示,污垢厚度可达3-4mm左右。
4.换热管外的腐蚀污垢多处发生脱落,脱落处管壁的腐蚀量明显大于未脱落处,如图4所示。
图4换热管外表面腐蚀污垢的脱落
5.将换热管切割后观察换热管内表面,发现管内表面堆积着很厚的腐蚀污垢,最厚外可达5mm以上,如图5所示。
图5换热管内表面的腐蚀污垢
6.将换热管内表面的腐蚀污垢局部刮除,可发现内表面腐蚀比较均匀,无集中腐蚀坑或减薄区,与换热管外表面相比,内表面的腐蚀减薄量很小,如图6所示。由此可知,E-001换热器的腐蚀穿孔泄露主要是由换热管外表面的腐蚀引起的。
图6去除部分腐蚀污垢后的换热管内表面
将换热管切割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发现具有如下特征:
7.在换热管外表面腐蚀严重,有明显的腐蚀坑和穿孔区,如图7所示。
图7体视显微镜下外表面腐蚀坑形貌(×7)
8.腐蚀坑底部覆盖着黑色的腐蚀产物,腐蚀产物不致密,可见明显的缝隙及孔洞。且腐蚀坑或穿孔区附近的腐蚀污垢发生脱落。如图8所示。
图8外表面腐蚀污垢脱落处的腐蚀坑(×7)
9.远离腐蚀坑处管体表面覆盖着较多的腐蚀污垢,如图9所示。
10.在换热管内表面分布着大量的腐蚀污垢,污垢也不致密,部分污垢发生了脱落,污垢间存在着大量的孔洞和裂缝。如图10所示。
11.内表面去除腐蚀污垢后相对平坦,无明显的腐蚀坑和集中腐蚀区域,如图11所示。
图9换热管外表面腐蚀污垢形貌(×7)
图10换热管内表面腐蚀污垢的体视显微镜形貌(×7)
图11去除腐蚀污垢后换热管内表面体视显微镜形貌(×7)
三、材质及金相分析
1.宏观成分分析
使用德国斯派克直读光谱仪(Spectrom10)对换热管进行宏观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REF_Ref269134547\h表1。
表SEQ表\*ARABIC1换热管的化学成分(质量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00万吨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方案.docx
- 输液港夹闭综合征.pptx VIP
- 尾矿库闭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pdf
- 简历--个性简历简历求职简历最新简历(流行创意型)8.doc VIP
- MOBILGEAR 600XP320 MSDS_65341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 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记录.doc VIP
- 简历--个性简历简历求职简历最新简历(8).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罗茨鼓风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MSDS_Mobilgear 600XP46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 MSDS美孚齿轮油600XP22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