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肉鸡养殖技术及管理手册
前言
肉鸡养殖是一项需要细致耐心与科学方法的产业。要想获得理想的养殖效益,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技术,更要在日常管理中做到精益求精。本手册旨在结合实践经验,从场地准备到出栏管理,系统地阐述肉鸡养殖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希望能为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
一、场地选择与鸡舍建设
场地的选择与鸡舍的建设是肉鸡养殖成功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后续管理的难易程度和养殖效益。
1.1场地选择
理想的养殖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地势要高燥,便于排水,避免雨季积水导致潮湿闷热,滋生病原。其次,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空气清新,远离化工厂、屠宰场等污染源,至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水源必须充足且水质优良,这是保障鸡群健康的基本前提。交通相对便利,便于饲料、雏鸡及成鸡的运输,但又要避免主干道的噪音和粉尘干扰。
1.2鸡舍建设
鸡舍的设计与建造需兼顾实用性、经济性和防疫要求。
*朝向:以坐北朝南或东南方向为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同时在夏季减少西晒,冬季有利于保温。
*结构:应坚固耐用,能有效抵御风雨。屋顶建议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墙体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砖石或复合板材,确保良好的保温性能。地面最好采用水泥硬化处理,便于清扫消毒,并有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功能分区:内部可根据需要划分出育雏区(若采用地面育雏)、饲喂区等,但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操作的便利性和防疫的隔离性。
*配套设施:必须配备完善的通风系统(如风机、进风口)、供暖系统(如暖风炉、地暖、保温灯)、光照系统(白炽灯或LED灯)、饮水系统(乳头饮水器为佳)、饲喂系统(料槽或料线)以及清粪系统。这些设施的选择和布局应科学合理,确保鸡群生长环境舒适,也便于日常管理。
二、品种选择
肉鸡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养殖的效率和收益。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肉鸡品种多为快大型白羽肉鸡,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当地市场需求、气候条件、自身养殖技术水平以及种鸡场的信誉和供种能力。建议选择遗传性能稳定、抗病力较强、生产性能优良的品种,并通过正规渠道引进健康雏鸡。不要盲目追求新品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进雏前的准备工作繁琐但至关重要,任何疏漏都可能给后续养殖带来隐患。
3.1鸡舍清洁与消毒
这是彻底清除病原的关键步骤。首先要将鸡舍内的粪便、垫料、羽毛等杂物彻底清扫干净,不留死角。然后进行水洗,对地面、墙壁、屋顶、设备等进行彻底冲刷。待干燥后,再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如醛类、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等)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严格消毒,可采用喷雾、熏蒸等方式。消毒后,空置一段时间,让鸡舍充分通风换气。
3.2设备检查与调试
对供暖、通风、光照、饮水、饲喂等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其运行正常。特别是温控系统,要提前测试,保证能达到育雏所需的温度要求。饮水系统要彻底清洗消毒,确保水质清洁,水流顺畅。
3.3垫料准备(地面平养时)
若采用地面平养,需准备清洁、干燥、柔软、吸水性强的垫料,如刨花、稻壳等。垫料应铺设均匀,厚度适宜(通常育雏期起始厚度约5-8厘米),并在进雏前进行预温。
3.4饲料、药品及工具准备
根据进雏数量,提前准备好优质的雏鸡料。同时,准备一些常用的消毒药品、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电解质)以及必要的兽医器械和记录表格。
3.5预温
进雏前24-48小时,应启动供暖设备对鸡舍进行预温,确保雏鸡到达时,育雏区的温度达到规定要求(通常为33-35℃)。同时检查舍内湿度,确保符合标准。
四、雏鸡的饲养管理(0-2周龄)
雏鸡阶段是肉鸡整个生长周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其成活率和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后续的养殖成败。
4.1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因素。雏鸡出壳后体温调节能力差,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1日龄:33-35℃
*之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至20-25℃(具体降温速度需根据雏鸡表现灵活调整)。
实际操作中,不能单纯依赖温度计,更要观察雏鸡的行为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采食饮水正常,睡眠时安静舒展;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量增加;温度过低时,雏鸡扎堆取暖,靠近热源,发出微弱的啾啾声。
4.2湿度
育雏初期(1周龄内),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湿度过低,雏鸡易脱水,羽毛干燥,空气中粉尘增多,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则利于病原微生物滋生,雏鸡易患球虫病等。可通过在供暖设备旁放置水盆等方式增加湿度,后期随着通风量加大,湿度会自然下降,一般无需额外增湿。
4.3光照
1-3日龄可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光照强度稍大(30-40勒克斯),便于雏鸡熟悉环境,尽早采食饮水。之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2周龄后可过渡到每天18-20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也应适当减弱(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