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创业先进事迹材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巾帼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巾帼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记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芳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土地为纸,以科技为笔,以坚韧为墨,在农业领域书写下“巾帼不让须眉”的创业篇章。她就是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芳。从返乡创业的“门外汉”到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从单一种植户到全产业链整合者,她用10年时间将一家小农场发展为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企业年营收突破8000万元,先后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XX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她的故事,是新时代女性扎根基层、实干担当的生动缩影,更是“创业创新、奋斗有我”的鲜活注脚。

一、初心如磐:从“城市白领”到“新农人”的抉择

2013年,李芳还是一名在省会城市从事外贸工作的白领,年薪20万元,生活安稳。然而,一次返乡探亲的经历让她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那年春节,她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守着几亩薄田,辛苦一年却因缺乏技术和销售渠道,每亩水稻净利润不足500元;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种地不挣钱”成为乡亲们共同的叹息。“土地是根,农民是本,农业有潜力,关键是要有人干!”李芳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这一决定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放着好好的工作不要,去农村种地,能成什么气候?”但李芳深知,农业不是“苦差事”,而是“朝阳产业”,只要用新理念、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能让土地生金。

2014年,李芳毅然辞去工作,带着积攒的30万元积蓄回到家乡XX村,创办了“芳田家庭农场”。她租下村里120亩撂荒土地,一头扎进田间地头。为了学习种植技术,她白天跟着老农下地干活,晚上啃农业技术书籍,周末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培训班,短短3个月就掌握了水稻育秧、病虫害防治等基础技能。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遭遇洪涝灾害,部分稻田绝收,亏损近10万元;第二年尝试种植高附加值的水果,因缺乏市场经验,产品滞销,堆积烂在地里……面对挫折,李芳没有退缩,她反思道:“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必须向科技要效益;单打独斗行不通,必须抱团发展。”

二、创新驱动:用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李芳意识到,要让农业“强”起来,必须打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走“科技+生态”的路子。2016年,她投入50万元引入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建成2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同年,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芳田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引进优质稻种“湘米3号”,经测产亩产达650公斤,比传统品种提高30%,每亩增收800元以上。

为解决农产品“优价难出”的问题,李芳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2018年,她牵头成立XX县农产品电商联盟,搭建“芳田优选”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将家乡的稻米、蔬菜、土鸡蛋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当年,电商平台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带动周边30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她还注重品牌建设,“芳田”牌有机大米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获评“XX省名牌产品”,市场售价每公斤较普通大米高出5元,仍供不应求。

在产业链延伸上,李芳大胆探索“农业+文旅”融合。2020年,她投资300万元打造“芳田生态农庄”,集种植体验、农事研学、亲子休闲于一体,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餐饮、民宿等配套产业增收150万元。如今,企业已形成“优质种植—精深加工—电商销售—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产品涵盖大米、果蔬、预制菜等8大系列50余个品种,年加工能力达1.2万吨,综合效益提升40%。

三、责任担当:让创业成果惠及更多乡亲

“企业做大了,不能忘了带大家富。”这是李芳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始终认为,创业不是“个人致富”,而是“共同发展”。2017年,她创新推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周边5个村签订合作协议,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技术、销售,农户负责种植,收益按“公司60%、合作社20%、农户20%”分配。这一模式解决了农户“缺技术、愁销路”的难题,仅3年就带动12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户均年增收从不足3000元增至1.8万元。

针对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等就业困难群体,李芳成立“巾帼创业车间”,在村里建立3个农产品加工点,吸纳80余名留守妇女从事分拣、包装、直播等工作,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村民王芳曾是贫困户,丈夫生病、孩子上学,家庭负担沉重。加入“巾帼创业车间”后,她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通过直播带货成为“乡村网红”,月收入突破4000元。“李芳给我们不光是工作,更是生活的信心!”王芳感动地说。

在乡村振兴中,李芳始终把“生态优先”放在首位。她推行“稻鸭共

文档评论(0)

唐纯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