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洋务派的兴起背景:危机与觉醒的交织演讲人
洋务派的兴起背景:危机与觉醒的交织01洋务派活动的特点与历史评价02洋务派的核心活动:从自强到求富的实践03总结:洋务派活动的历史启示04目录
2025初中中国历史洋务派的主要活动课件
各位同学,当我们站在上海外白渡桥边,望着黄浦江上来往的现代货轮,很难想象150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江南制造总局的所在地。锈迹斑斑的机器残骸、刻着同治年制的火炮零件,都在无声诉说着一个群体的探索:他们被称为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近代化运动。今天,我们将沿着历史的脉络,深入解析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感受那个时代的变革与局限。
01洋务派的兴起背景:危机与觉醒的交织
洋务派的兴起背景:危机与觉醒的交织要理解洋务派的活动,必须先回到19世纪中叶的中国。我曾在国家博物馆见过一份1861年的《统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手稿,泛黄的纸页上,奕?用朱笔圈点着庚申之变的教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京城被占;而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壁江山,传统绿营兵遇敌即溃的惨状,更让统治阶层意识到变局的到来。
1外部危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但真正触动统治集团神经的是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仅用2万余人就攻陷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恭亲王奕?在奏折中痛陈: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分扰张家湾、八里桥一带,我军抵御不利,退守齐化门。(《筹办夷务始末》)这种船坚炮利的差距,让部分官僚认识到师夷长技的必要性。
2内部压力:心腹之患的冲击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中,清军传统的冷兵器与土枪土炮根本无法对抗太平军的组织化作战。曾国藩组建湘军时,曾因缺乏火器吃尽苦头:我军仅鸟枪百杆,贼则抬炮、火箭如雨(《曾文正公全集》)。他在与太平军交战中发现,西方的开花大炮能有效摧毁城墙,这成为他后来创办军事工业的直接动因。
3思想基础:经世致用的转向嘉道年间,龚自珍、魏源等思想家已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真正转化为实践的是经历战争的官僚。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文忠公全集》)这种从夷夏之辨到师夷长技的思想转变,为洋务派的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
02洋务派的核心活动:从自强到求富的实践
洋务派的核心活动:从自强到求富的实践洋务派的活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自强(军事工业)到求富(民用工业)、从技术引进到教育改革的递进过程。我曾走访过安庆内军械所旧址(今安庆市任家坡),那里保存的同治元年铁模,仍能清晰看到仿造英国康格里夫火箭的铭文——这正是洋务派师夷的起点。
1军事工业:近代国防工业的奠基洋务派最初的目标是自强,即通过制造新式武器提升军队战斗力。从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开始,到1890年张之洞创办湖北枪炮厂,30年间共建立了20余家军事工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家:
2.1.1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上海)
由李鸿章在上海虹口创办(后迁至高昌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据《江南制造局记》记载,1870年该厂已有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等13个分厂,工人2000余人。其生产的快利枪射速达每分钟22发,1876年制造的金瓯号铁甲船,排水量达2800吨(虽因技术限制未达设计标准)。但局限也很明显: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如1867年从美国购买的旗记铁厂设备),技术人员多为外国工匠(如英国工程师傅兰雅),产品不计成本,主要供军队使用。
1军事工业:近代国防工业的奠基2.1.2福州船政局(1866年,福州)
左宗棠创办,后由沈葆桢接办,专门制造轮船。1869年建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排水量1370吨,航速10节,打破了西方轮船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至1895年,共造船34艘,其中平远号装甲舰曾参加甲午海战。船政局还附设船政学堂(前学堂学造船,后学堂学驾驶),培养了严复、邓世昌等人才。
2.1.3天津机器局(1867年,天津)
由崇厚创办,后由李鸿章接办,主要生产火药、子弹。1875年扩建后,日产火药1吨,能制造田鸡炮(迫击炮)等武器,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军事供应基地。
小结:军事工业的创办,使中国首次拥有了近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人,虽未实现自强目标(甲午战败证明),但为后续工业发展积累了经验。
2民用工业:求富与经济近代化的探索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意识到自强需以求富为基础——军事工业的巨额投入(如江南制造总局每年耗银约60万两),仅靠政府拨款难以为继;同时,西方商品大量涌入(1871-1893年洋纱进口增长20倍),利权外溢严重。于是,他们提出稍分洋商之利的口号,创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2.2.1轮船招商局(1872年,上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