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穿孔病最佳治疗方法:老养殖户的实战救鳖指南.docVIP

甲鱼穿孔病最佳治疗方法:老养殖户的实战救鳖指南.doc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PAGE#/NUMPAGES#

.

甲鱼穿孔病最佳治疗方法:老养殖户的实战救鳖指南

不少养甲鱼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心痛经历:精心养的甲鱼突然不吃食,趴在池边一动不动;仔细一看,甲鱼背甲、腹甲上出现一个个小孔,有的还流着脓血;更糟的是,病情蔓延得飞快,几天内就有好几只甲鱼死亡,投入的成本眼看就要打水漂——这大概率是甲鱼得了“穿孔病”。

我在甲鱼养殖行业摸爬滚打十五年,从最初几十只甲鱼因穿孔病全军覆没,到后来能熟练应对这种常见病,踩过太多坑:曾误把穿孔病当成“外伤感染”,只涂外用药,结果越治越严重;也试过乱加抗生素,虽然暂时控制了病情,却导致甲鱼药物残留超标,卖不出去。慢慢我摸清了穿孔病的“脾气”:它就像甲鱼的“致命溃疡”,由细菌(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一旦爆发,处理不及时死亡率能高达60%以上。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讲透,甲鱼穿孔病该怎么精准识别、分阶段治疗,还有哪些预防技巧能避免它找上门,让你遇到时不慌不乱,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先搞懂:甲鱼穿孔病不是“小外伤”,别搞错了

很多人觉得甲鱼身上有小孔是“打架弄伤的”,随便涂点开刀药就行,其实不然。甲鱼穿孔病是典型的细菌性传染病,就像给甲鱼穿上了“带刺的盔甲”——细菌先感染甲鱼的皮肤,再慢慢侵蚀甲质,形成小孔,严重时会穿透背甲、腹甲,感染内脏,导致甲鱼死亡。

根据我的经验,甲鱼穿孔病最爱在这3种情况下爆发:一是水质差(池水浑浊、氨氮超标,细菌大量滋生);二是密度高(甲鱼挤在一起,容易打架受伤,给细菌可乘之机);三是应激大(水温突变、换水太勤,甲鱼抵抗力下降)。而且它对幼鳖、成鳖都有威胁,尤其是体重100-300克的幼鳖,抵抗力弱,感染后死亡率更高。

在治疗前,先学会识别甲鱼穿孔病的典型症状,别和其他病搞混:初期:甲鱼背甲、腹甲或四肢皮肤出现白色斑点,慢慢变成红色小疙瘩,甲鱼会用爪子挠患处;中期:疙瘩破裂,形成直径2-5毫米的小孔,孔内有黄色或白色脓液,甲鱼不吃食、不爱动;后期:小孔加深扩大,甚至穿透甲质,能看到内脏,甲鱼呼吸困难、反应迟钝,很快死亡。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别犹豫,赶紧治疗。

二、甲鱼穿孔病最佳治疗方法:分阶段精准施策

甲鱼穿孔病的治疗不能“一刀切”,得根据病情轻重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靠外用药+水质调理就能控制,中期要内外用药结合,后期得重点救重症鳖、防扩散,每个阶段的用药、操作都不一样,咱们逐个说清楚。

阶段1:初期(出现白斑、小疙瘩,甲鱼进食正常)——外用药+水质调理,快速控制

初期细菌还没深入感染,只是在皮肤表面作乱,重点是“杀灭体表细菌、改善水质”,就像给甲鱼“皮肤消毒”,把病菌扼杀在萌芽状态。

具体步骤:

水质紧急调理:给甲鱼“换个干净环境”

换水:先排出池内1/3的旧水,再加入等量的新水(新水要提前晒24小时,去除氯气),降低池水中的细菌浓度;

消毒: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按1立方米水加1克的剂量),杀灭水中的细菌,每天泼1次,连续泼3天;

培菌:消毒3天后,往池里撒“EM菌”(按1立方米水加5克的剂量),培养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保持水质稳定;

避坑提醒:别一次性换完所有水(会导致水温、水质突变,甲鱼应激),也别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比如生石灰),会加重甲鱼皮肤损伤。

体表用药:杀灭皮肤细菌

药浴:把甲鱼从池中捞出来,放入浓度为5%的食盐水溶液中浸泡15分钟(食盐水要现配现用,别用粗盐,避免杂质刺激),每天泡1次,连续泡3天,能杀灭体表细菌;

涂药:对有白斑、小疙瘩的甲鱼,用棉签蘸“碘伏”轻轻涂抹患处,每天涂2次,涂完后放在干燥的暂养箱里,1小时后再放回池中,避免药物被水稀释;

注意事项:药浴时要有人看守,避免甲鱼缺氧死亡;暂养箱里要铺湿毛巾,保持甲鱼皮肤湿润,别让甲鱼脱水。

投喂调理:增强甲鱼抵抗力

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电解质”(按1公斤饲料加10克的剂量),每天喂1次,连续喂7天,补充甲鱼营养,增强抵抗力;

喂食量别太多,按甲鱼体重的3%投喂,避免饲料剩余污染水质;

实战技巧:可以把饲料泡软后喂,方便甲鱼消化,减少肠胃负担。

阶段2:中期(出现小孔、少量脓液,甲鱼进食减少)——内外用药结合,深入杀菌

中期细菌已经突破皮肤,开始侵蚀甲质,光靠外用药不够,得“内服药物杀灭体内细菌,外用药处理患处”,双管齐下,阻止病情加重。

具体步骤:

内服药物:杀灭体内细菌

选药:用“氟苯尼考粉”(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效果好),按1公斤饲料加5克的剂量,和饲料充分混合(可以加少量水,让药粉粘在饲料上);

投喂:每天喂1次,连续喂5天,确保每只甲鱼都能吃到带药的

文档评论(0)

dqxhm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