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常见的G+球菌及其感染
院内G+菌耐药现状
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常见的G+球菌及其感染
院内G+菌耐药现状
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肠球菌
微球菌
藤黄微球菌
玫瑰微球菌
变异微球菌…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间葡萄球菌
猪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球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
腐生葡萄球菌:尿道感染(女,仅次于大肠杆菌)
瓦氏葡萄球菌:
里昂葡萄球菌:IE、骨髓炎、脑膜炎、腹膜炎、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
施氏葡萄球菌:
孔氏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肺部感染
头状葡萄球菌:主要是IE;坏死性肺炎;毛囊炎;医院;β溶血性链球菌、非β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罕见链球菌;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鸡肠球菌
鸟肠球菌
铅黄肠球菌
蒙特肠球菌
盲肠肠球菌
耐久肠球菌;微球菌
藤黄微球菌
玫瑰微球菌
变异微球菌…
罗氏菌属
孪生球菌
乳球菌
差异球菌;常见的G+球菌及其感染
院内G+菌耐药现状
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hVRSA)
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SCoN)
肠球菌
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VRE)
肺炎球菌
对青霉素;%;MRSA感染死亡率(%);CombesA.etal.AmJRespirCritCareMedVol.2004;170:786-792;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
最常见,主要类型
多重耐药:对全部?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同时对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等多重耐药。
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
CDC最新标准:①在门诊或入院48h以内分离的菌株;②1年内无住院或与托儿所、护理院、收容所等机构接触史;③无留置导管或人工医疗装置。;感染住院患者,通过接触传播,死亡率高。
危险人群:高龄、重症、皮肤有伤口或有导管者
后果影响
切口感染、创面感染和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病原。
传播广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院内感染MRSA得分离率高达80%以上。;定义:来自社区发生的感染患者,或在其入院48h内分离所得的MRSA菌株,且以往身体健康,无发生HA-MRSA??染的危险因素,近期无医疗保健机构接触史。
1997年在纽约首先发现。CA-MRSA能够感染健康人,能产生杀白细胞毒素(PVL)其感染的后果更为严重。
在拥挤的监狱中颇为流行,易在男同性恋皮肤接触中传播,运动员、军人、小学生、新生儿也是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学者建议CA-MRSA应改为社区发病(communityonset)MRSA(CO-MRSA)更为确切,说明系在社区中发病,但病原菌不一定从社区获得。;;对?-内酰胺类耐药
机制:PBP-1和PBP-3与?-内酰胺类药物亲合力下降。
现况:
国内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有较高的耐药率?!
国外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
对氨基糖甙类耐药的机制
机制:氨基糖甙钝化酶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修饰灭活。;VRE:对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耐药(万古霉素MIC≥32ug/ml)
美国VRE由1989年4%上升到1995年的10%。
1986年发现有质粒介导的VRE。
VRE分类:
固有耐药(VanC天然耐药),见于鹑鸡球菌、铅黄球菌和黄色肠球菌;
获得性耐药,常见于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机制:改变粘肽链末端成分(肽聚糖前体D-丙胺酰-D丙氨酸),使万古霉素失去作用位点,亲和力降低,导致万古霉素耐药。这种改变是由一组耐药基因簇决定的,分6型:vanA、vanB、vanC、vanD、vanE、vanG。
VanA:染色体上,诱导高水平耐药,也可又质粒介导,从一肠球菌染色体转移另一菌株。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呈高水平耐药。
VanB:质粒携带,对万古霉素低到高度耐药。
VanC:质粒携带,表现对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1967年:第一株PRSP,逐渐上升。
不同地区间耐药率差异大,上海杭州北京西安
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三代头孢菌素敏感。
多重耐药:红霉素、四环素、SMZCO、氯霉素
机制:核糖体靶位点的改变;主动外排机制增强;产生修饰酶。;对青霉素G耐药(0.1MIC?1.0):
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大剂量青霉素(1000万U)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多对非脑膜感染有效。
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呋辛亦有抗菌活性,美罗培南较亚胺培南差。
加替沙星、莫西沙星也有好的活性。;对青霉素G耐药(MIC?2.0):
万古霉素±利福平;非脑膜可选用:头孢曲松/噻肟,大剂量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一种有活性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