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锈斑病最佳治疗方法:老农技的实战救菜指南.docVIP

豆角锈斑病最佳治疗方法:老农技的实战救菜指南.doc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PAGE#/NUMPAGES#

.

豆角锈斑病最佳治疗方法:老农技的实战救菜指南

不少种豆角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心疼时刻:眼看豆角藤蔓爬满架,马上要采收,叶片上却突然冒出密密麻麻的黄褐色小斑点,像撒了一层铁锈;没过几天,斑点扩散,叶片枯黄脱落,豆角上也长了褐色斑块,卖相差不说,产量还拦腰砍半——这就是豆角的“致命克星”——锈斑病。

我在基层做农技指导二十年,每年都要帮农户处理大量锈斑病问题:有农户误把锈斑病当成“缺肥”,盲目施肥,结果越喂越严重;有人用错农药,不仅没治好病,还把健康叶片烧得卷了边;还有人等病斑布满全株才想起治,只能眼睁睁看着豆角绝收。其实豆角锈斑病并不可怕,它就像豆角得了“皮肤病”,只要早发现、用对药、防扩散,大部分地块都能保住产量。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讲透,豆角锈斑病该怎么精准识别、分阶段治疗,还有哪些预防技巧能从源头避免发病,让你种的豆角叶片翠绿、结荚饱满。

一、先搞懂:豆角锈斑病不是“小斑点”,别不当回事

很多人觉得“叶片上有点斑点不影响结豆角”,其实错了。豆角锈斑病是由真菌(豇豆单胞锈菌)引起的病害,就像“真菌在豆角叶片上‘安家落户’”——病菌先在叶片背面形成黄褐色夏孢子堆(看起来像铁锈),然后扩散到正面和豆角上,吸收植株养分,导致叶片光合作用受阻,最后叶片脱落、植株早衰,严重时能让豆角减产50%以上。

根据我的经验,豆角锈斑病最爱在这3种环境下爆发:一是高湿环境(连续下雨、浇水过多,叶片长时间潮湿,真菌容易萌发);二是种植过密(藤蔓互相遮挡,通风透光差,湿度居高不下);三是连作重茬(同一块地连年种豆角,土壤里的病菌越积越多,一遇适宜条件就爆发)。而且它传染性极强,风、雨水、农事操作都能传播病菌,一块地发病,周边地块很快会被传染。

在治疗前,先学会准确识别锈斑病,别和其他病害搞混: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淡黄色小斑点,慢慢变成黄褐色凸起的夏孢子堆,像针尖大小,触摸会沾到黄褐色粉末;中期:孢子堆扩大,叶片正面出现对应斑点,叶片开始发黄;后期:叶片布满病斑,枯黄脱落,豆角上出现褐色斑块,品质变差。一旦发现初期症状,别犹豫,赶紧治疗。

二、豆角锈斑病最佳治疗方法:分阶段精准施策

豆角锈斑病的治疗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发病轻重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靠药剂防治就能控制,中期要药物+田间管理结合,后期得重点保产,每个阶段的用药、操作都不一样,咱们逐个说清楚。

阶段1:初期(零星病斑,病叶率<10%)——药剂防治,扼杀病菌

这时候病菌刚“扎根”,还没大规模扩散,重点是“快速杀菌、阻止蔓延”,就像给豆角“喷杀毒剂”,把真菌扼杀在萌芽状态。

具体步骤:

精准选药:针对真菌,选对药剂

首选药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1000倍液稀释,即1袋100克的药粉兑100公斤水),或40%氟硅唑乳油(按8000倍液稀释,10毫升药兑80公斤水),这两种药对锈病真菌效果好,且安全性高,不会烧叶;

备选药剂:如果三唑酮耐药,可换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避坑提醒:别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比如农用链霉素),对真菌没用;也别用高浓度除草剂(比如草甘膦),会直接杀死豆角植株。

科学喷药:喷对部位,喷足药量

喷药时间:选晴天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高温时段,高温会让药液快速蒸发,降低效果,还可能烧叶);

重点部位:锈斑病先从叶片背面爆发,喷药时要重点喷叶片背面,同时兼顾叶片正面和豆角藤蔓,确保药液均匀覆盖;

喷药方法:用背负式喷雾器,喷头离叶片30厘米左右,雾滴要细(别用直射喷头,会把病斑冲散,加速病菌传播),每亩地喷足50-60公斤药液,让叶片正反面都湿润但不滴水;

间隔时间: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次,确保彻底杀死病菌;

田间辅助:降低湿度,减少传播

及时排水:如果田间有积水,赶紧挖沟排水,避免根系积水腐烂,同时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真菌萌发;

摘除病叶:把零星发病的叶片轻轻摘下(别用力扯,避免孢子扩散),带出田间深埋或焚烧,别随意丢弃在田边;

避坑提醒:别在雨天喷药(药液会被雨水冲掉,白花钱),也别在大风天喷药(药液会飘到其他作物上,造成药害)。

阶段2:中期(病斑扩散,病叶率10%-30%)——药物+管理,控制蔓延

如果初期没及时治疗,病斑扩散到10%-30%的叶片,光靠药剂不够,得“药物杀菌+田间控湿+营养补充”三管齐下,阻止病菌进一步扩散,保住健康叶片和正在结的豆角。

具体步骤:

强化用药:联合用药,增强效果

联合方案: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qxhm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