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复习课
教科书
书名: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7月
教学目标
通过郎铮在汶川地震后得救、走出心理阴影、认真生活感受生命的可贵,增强生命的韧性,养成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健全人格。
通过汶川地震后各方对灾区的全力援助,以及郎铮对他人的关切感受美好的社会需要人们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道德修养。
3.通过郎铮对未来的规划,感受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承担责任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具有责任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通过汶川地震的故事,激发生命的热情,学会正确认识生命。
2.通过郎铮和汶川地震的故事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再梳理。
教学难点:
1.通过对以往挫折经历回溯,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2.通过对郎铮行为的分析,探寻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出示网友夸赞的网络截图,6月有一位少年被纷纷被点赞。
师:这位少年是谁?
生回答,师:他就是四川的少年郎铮。
师: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的关注?他的故事为什么会“刷爆”网络,今天我们就走进郎铮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2023年6月郎铮广受关注这一现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郎铮之所以受到关注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灾难来袭
过渡:提起郎铮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那一场让中国人民悲痛万分的汶川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材料: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材料来源于百度
师: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同学们,看了这些数据,你对生命有何感受?
生答。
师:在地震中遇难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这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来之不易的特点。生命还有怎样的特点?
生答:生命是独特,不可逆的,短暂的。
师总结:生命有时尽。
师:地震发生当天,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救援工作迅速展开。(材料出示救援工作的开展情况。)震后的黄金搜救期是72小时,汶川地震后即使过了黄金救援期人们仍然要继续投入时间、精力坚持救人,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总结:生命至上。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材料:汶川地震后余震不断,物资缺乏,灾区人民的惨状加重人的心理负担。救援者数据:共有491.4万名青年志愿者赶赴灾区,同时也有很多群众自发前往灾区成为志愿者。
师:志愿者会碰到怎样的困难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进行了解。播放视频。(视频主要内容为:灾区志愿者回忆当时遇到的困难。)
学生回答。
师:当时的志愿者面临着损毁严重、交通不畅、余震不断、心理折磨等困难。
追问:志愿者们赶赴重灾区不知道会有重重困难吗?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赶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
学:挽救生命,帮助他人。(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师总结:他们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抗震救灾中当人们为了挽救生命而努力的时候,当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出现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了同胞的遇难而默哀的时候,我们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要敬畏生命。
师:在救援中过程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救援的第二天,救援人员在一位母亲手机上发现一条已经编辑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她身下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包着一个安静熟睡的婴儿,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毫发未伤。
师:这位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母亲的生命逝去了,但是孩子的生命却得到了延续。这体现了什么?
生:生命有接续。
师:郎铮获救同样是生命顽强的表现。他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之一。在北川灾区的一片废墟中,时年3岁、左臂受伤的小郎铮被埋20余个小时。当时绵阳日报社的记者杨卫华第一个发现在废墟中哭泣的小郎铮。并与八名解放军战士一起将小郎铮救出,并拍下了那张著名的“敬礼娃娃”照片。照片中的小郎铮他举起右手向救他出来的解放军致敬。他的敬礼让全国人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道德与法制统编版七上1.1中学序曲-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 道德与法制统编版七上第二单元复习课-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 道德与法制统编版七上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 让家更美好》表格式教案.docx
- 道德与法制统编版七上第三单元复习课-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 道德与法制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复习课-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 道德与法制统编版八上4.9《维护国家安全》表格式教案.docx
- 道德与法制统编版八上第一单元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网络改变世界 表格式教案.docx
- 北师大版2024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课 一起做游戏(摸牌游戏)-教学课件.pptx
- 北师大版2024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课 背土豆(7的加减法)-教学课件.pptx
- 北师大版2024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课 介绍教室(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相对位置关系)-教学课件.pptx
- 北师大版2024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课 还剩下多少(减法意义)-教学课件.pptx
- 北师大版2024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课 玩具(1-5各数的认识和书写)-教学课件.pptx
- 北师大版2024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课 校园开放日(利用上下、左右、前后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 北师大版2024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课 一起来分类(二)-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