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滚印全球收藏研究三百年
北京珠迹美术馆
寻觅文明的足迹
滚印作为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和艺术品,钟情者和收藏者古
来有之。根据滚印考古出土记录,结合滚印的复用现象来看,在人类
最早的两河流域文明,国王祭祀、皇家贵族、达官政要都有珍藏或改
刻前朝滚印的记录。此外,古埃及、印度河谷文明、地中海文明均有
滚印出土记录。例如,在地中海文明的希腊忒拜(Thebes)出土的一
件爱琴文明晚期(约公元前1270年)的木质收藏盒内发现,装有滚印
等大量不同时期的印章,盒中的一件滚印属于加喜特王朝的布尔纳·布
里亚什二世国王(公元前1359~前1333年在位)的大臣,这件滚印
随着商人和收藏者的脚步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图1北京大学的贾妍教授在清华大学讲述希腊忒拜出土的滚印
十八世纪初,欧洲派往中东的外交官和旅行家们偶尔会从当地的
古董市场带回少量的滚印。然而,在当时希腊罗马和埃及宝石雕刻备
受关注的背景下,这些零星的收藏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由于对近
东历史的无知,当时的欧洲收藏家们将它们统一归在伊特鲁里亚印章
的类目下。
近代三百年的滚印收藏研究史,就从这里说起……
近代滚印收藏始于十八世纪初。初时,欧洲外交官、传教士和商
人们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许可下前往中东旅行,偶尔会带回一些当
地的“土产”,既各种古物,其中就包括了滚印。当时欧洲人对于西
亚古代历史的认知仅限于圣经中的描述,以及古希腊历史学家贝罗索
斯(Berosus)留下的一些断篇残章(贝罗索斯,古希腊历史学家,他
的《巴比伦尼亚史》一书是西方世界最早记录两河流域早期历史的著
作,但是原著已经佚失,仅在一些后期著作中提及
),对巴比伦之前
更是一无所知。另一方面,当时极为推崇希腊、罗马的古代文化,对
近东乃至更为东方的文化却仅限于猎奇的程度,以至于早期流入欧洲
的滚印往往被归入“伊特鲁里亚”(伊特鲁里亚是亚平宁半岛北部的
古代文明,曾一度是罗马人的宗主国,他们同时也是希腊文化的追捧
者)。这显然是极为荒谬的,但是也有着其时代的原因。
1752年,康姆特·凯鲁斯(ComteCaylus)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到
了滚印,这套长达七卷的浩瀚大作中绘出了七件滚印的图像。
图2最早提到滚印的研究著作,1752年出版
十九世纪初,随着楔形文字的破解,学者们开始对滚印感兴趣—
—但是仅限于铭文。当时发表的一些论文也主要是在讨论铭文的内容,
滚印的纹饰依然是难以触及的“谜团”,不过这一时期的积累也为后
来的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伦敦的库里摩尔(A.Cullimore)是第一
位大量收集滚印的收藏家,他的藏品在1843年发表,其中展示了174
件滚印,这些滚印的大部分最后都流入了大英博物馆。
1847年,费列克斯·拉贾德(FelixLajard)出版了一份精美的滚
印图录,包含有110件滚印,无论是纹饰绘制还是做工上都远优于稍
早一些库里摩尔(A.Cullimore)的图录,后者是第一份大规模的滚印
图录。拉贾德在书中提出所有的滚印纹饰都是波斯密特拉崇拜(密特
拉是波斯伊朗-雅利安古代信仰中的契约和光明之神,在波斯拜火教中
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的宗教图像,这显然也是对西亚历史充满误解的
情况下犯下的错误,但针对纹饰的研究由此终于开端。
1840到1850年代是考古大发现的时代,法国和英国的考古队分
别在库萨巴德和尼姆鲁德找到了亚述王宫的遗址,并发掘出了大量珍
贵的文物。这些发现印证了圣经中的描述,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为西
方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1850年代末,“西
亚考古学之父”亨利·莱亚德回到英国,带回了大量发掘自亚述遗址的
滚印,并在欧洲掀起了滚印收藏的热潮。英雄和时势互相成就,正当
其时!
图3大英博物馆常展的“西亚考古学之父”亨利·莱亚德头像油画
1888年,法国摄影师和旅行家路易斯·德克勒克(Loui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