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考泸州市海关监管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docxVIP

2025国考泸州市海关监管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国考泸州市海关监管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一、给定资料

资料1

泸州市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长江、沱江交汇,是四川南向开放门户。2024年1—9月,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8.7万标箱,同比增长23.4%,其中外贸箱占比42%。泸州综合保税区新入驻企业87家,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新兴业态产值突破42亿元。然而,港区卡口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H986大型机检设备仅有两台,峰值时段排队超过4小时;查验场地分散,冷链货物与普货混行,交叉污染风险高;关员日均加班3.2小时,人手紧缺与业务激增矛盾尖锐。企业反映:查验预约系统常崩溃,改派率38%;查验异常处置平均耗时11.6小时,高于全国平均5.8小时;取样送检周期7—9个工作日,导致鲜荔枝、活鲈鱼等商品错过最佳上市窗口。

资料2

2024年10月,海关总署出台《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监管创新举措》,提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三位一体路径,明确在具备条件的口岸试点“嵌入式监管”“触发式风险”等制度。泸州海关随即制定“长江口岸智慧监管场景建设方案”,计划三年投入2.1亿元,新增5台H986、2套冷链回廊、1座AR全景指挥中心,同步开发“泸关通”数据底座,打通港口、码头、企业、查验公司四方数据,实现“船—舱—货—人”全链条可视。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11月动工,但财政配套资金仅到位32%,社会资本观望情绪浓厚;港区周边3个自然村担心征地拆迁款不到位,出现零星阻工;部分企业担心新增探头、传感器会泄露商业隐私,抵触情绪强烈。

资料3

泸州海关监管科现有关员54人,平均年龄38.4岁,其中法律、商品学、信息技术复合背景人员不足20%。2024年口岸监管现场共查获各类案件412起,案值3.7亿元,同比增长46%,但行政复议、诉讼率也上升至11%。一线关员普遍反映:跨境电商“刷单”隐蔽性强,传统查验手段难以识别;危化品分类鉴定证书造假手段翻新,现场快速筛查缺乏技术支撑;RCEP原产地规则复杂,企业申报差错率18%,关员人工审核耗时翻倍。培训部门统计:2024年人均脱产培训时长仅4.2天,低于总署建议的9天;培训内容仍以政策解读为主,缺少模拟场景、沙盘推演。

资料4

2024年7月,泸州港发生进口冷冻带鱼外包装核酸阳性事件,涉及货物735吨,货值2200万元。由于溯源链条断裂,只能整体销毁,企业直接损失1800万元,港口停摆消杀36小时,社会舆论哗然。事后复盘发现:冷链货物在保税仓转运时,工人擅自开箱分拣,导致样本交叉;海关采样点设置过远,未能在卸船环节第一时间锁定污染货位;地方疾控、市场监管、海关三方数据标准不一,关键字段错位,无法快速拼单比对。该事件被国务院督查组点名批评,泸州海关关长作书面检查。

资料5

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每年出口白酒1.8万千升,货值4.6亿美元,占全省白酒出口76%。2024年欧盟将农药残留标准由0.01mg/kg提升为0.003mg/kg,并新增多项塑化剂指标。园区中小企业检测能力弱,每批次外送检测费用高达1.2万元,时间12个工作日,导致订单流失23%。泸州海关技术中心具备全项检测资质,但设备利用率仅55%,且与园区相距40公里,物流往返耗时。企业呼吁在园区设立“共享实验室”,由海关提供设备、企业按小时付费,同时希望海关出具“预检测”报告,提前锁定风险。

资料6

2024年9月,泸州海关与成都海关联合开展“川南门户一体化监管”演练,首次试点“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货物在泸州港完成查验,施加安全智能锁,运输途中GPS、北斗、RFID三重定位,抵达成都铁路港后免予二次查验,整体时效提升9小时。但试点也发现:智能锁成本高达每套680元,占货值比例1.3%,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跨省数据链路时延3—5秒,偶发丢包,导致锁体误报警;司机担心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出现故意屏蔽信号现象。

资料7

2024年10月,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泸州海关共建“口岸监管产业学院”,首期招生92人,采取“2+1”培养模式:两年在校学习商品归类、法规、信息技术,一年在监管现场轮岗。学生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协议,毕业即转正,起薪不低于6000元。但家长质疑海关岗位“责任大、晋升慢”,报考热度低于预期;学院缺乏现场级实训设备,只能以VR代替,学生上手慢;海关导师驻校授课每天补贴仅180元,吸引力不足。

资料8

2024年11月,泸州港进口锂精矿3.2万吨,货值2.1亿元,涉及下游动力电池企业7家。海关取样送检周期内,国际锂价暴跌18%,企业资金占用成本骤增,集体申请“附条件放行”:即企业提交银行保函后先放行、后补检测结果。泸州海关内部评估认为锂矿涉及重金属环保项目,一旦超标将造成不可逆污染,拟否决申请。企业则称若无法快速投产,将转向防城港

文档评论(0)

151****33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