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常识链接
1.杂文
杂文,文学体裁之一,散文中的一类(一般以议论为主)。它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战斗文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中国自战国时代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多有这一类的文章。
2.鲁迅杂文的特点
杂文是鲁迅一生同敌人战斗的主要武器,在他的整个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表现出来鲁迅的杂文具有高度的说服力,论证严密、一针见血,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鲁迅善于把叙述和评论形象化,也善于寓感情于形象之中。
有人说过“鲁迅的杂文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
主要特点:(1)迅速反映现实生活(2)短小犀利(3)有幽默感(4)注重形象性
3.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冠冕堂皇”的省略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
古代“冠冕”的演变:
古代的冠通常仅仅覆盖一部分头顶,更多是一种礼仪上的要求。冠的使用一直沿续到中国封建时代结束,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冠式,其中皇帝重臣朝会或祭时所戴之冠又称为“冕”。
(1)秦汉前没有“帽”这个字,古人将冠冕头饰统称为“元服”,因为“元”有“头”的意思。至商代,男子头上就已经出现了冠。
(2)汉代以前,只有士大夫才有资格着冠,普通平民则使用一块布包住发髻,称为帻(zé)巾。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风尚为之一变,文人士大夫也以着巾为荣。
(3)进入唐代,幞头普遍流行,成为官员的标准头饰。幞头源自民间的包头布,实际上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制作的软帽。宋代时,幞头结构已经改良。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又称“乌纱帽”。
(4)明代,汉冠再度流行,但样式已有很多变化。清代统治者为满族,满族服饰成为主流,体现在冠制上就用顶子代替了各种汉冠。
二、必须清楚的三个问题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5-9)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
?第三部分(10)实行“拿来主义”对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本篇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明确:第5段提出,第7段正面阐述。
在“拿来主义”之前,先谈到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几种情况。
“拿来主义”,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
“闭关主义”是指关闭大门,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然不存在什么对待外来文化了,这是盲目排外。
“送去主义”是一种单向输出,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的后果。
“送来主义”是送来的都是洋货,因为是“抛给”,只能被动接受,无自主选择。
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让文章有的放矢,富有意义。
(一)为何“拿来”?
1.?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提到了几个“主义”?他们的表现、实质和危害是什么?
做法
表现
实质
危害
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排外
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第一次鸦片战争】
又碰了一串钉子【丧权辱国条约】
送去主义
古董、画作、梅兰芳
媚外
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文化堕落、贻害子孙】
送来主义
鸦片、废枪炮、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小东西
惧外
青年们清醒着恐怖【大受其害、排斥】
【“送来”前提到了哪两个词?那为何不是抛来主义、抛给主义呢?明确这三个词的区别。】
2.第四段中的“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来: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或施舍,是中性词,一般无不良动机。
抛给:是有目的的给予,是恶意输出,如嗟来之食,带着轻蔑、侮辱。
送来:是特意的,是抛给的冠冕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的,怀有不良动机。
3.作者对这几种主义都持(否定批判)的态度。
【为何开篇先写他所否定的三个主义呢?】
破立结构:是一种议论文驳论写作中的一种。指对敌论先加以批判驳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表明自己观点,这就是先破后立。常言说:“不破不立。”“破”“立”是论证中难以避免的环节,只有“破”“立”得当,才能观点清晰,旗帜鲜明。
破: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立:“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脑髓:有思考;放出眼光:有鉴别;自己来拿:有选择
(二)怎么“拿来”?
【阅读第八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大宅子”指的是什么?
预设:文化遗产
2.?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比喻论证)
形象
表现
态度
孱头
怕污染、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接受(逃避主义者)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全盘否定(虚无主义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绵阳市高三语文一诊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问之有物,破而后立.docx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古诗文综合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6届山西省晋中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1月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2026届豫西北教研联盟高三语文质量检测主题作文导写+10篇范文:用志不分,乃凝于神.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文默写65组意象类古诗文句(含真题).docx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6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河北省沧州市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四川省大数据智学领航联盟202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