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幼儿园健康课伤口不能碰水课件.pptxVIP

2025 幼儿园健康课伤口不能碰水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认识幼儿常见伤口:小伤虽小,护理需谨慎演讲人

CONTENTS认识幼儿常见伤口:小伤虽小,护理需谨慎伤口碰水的危害:看不见的“细菌攻击”伤口不碰水的正确护理:从清洁到保护的全流程家园共育:让“不碰水”成为一致行动结语:守护小伤口,呵护大健康目录

2025幼儿园健康课伤口不能碰水课件

各位老师、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和“小伤口”有关的健康小秘密——为什么受伤后,伤口不能随便碰水?作为从事幼儿健康护理工作12年的保健医生,我曾目睹过太多因为伤口碰水引发感染的案例:上周,中班的乐乐膝盖擦伤后偷偷玩水,结果伤口红肿化脓;上个月,大班的朵朵手指被玩具划破,洗澡时没贴防水贴,愈合后留下了浅浅的疤痕……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更加确信:教会孩子们科学护理伤口,是幼儿园健康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接下来,我们将从“认识常见伤口”“碰水的危害”“正确护理方法”“家园共育策略”四个维度展开学习,一步步揭开“伤口不能碰水”的科学真相。

01认识幼儿常见伤口:小伤虽小,护理需谨慎

认识幼儿常见伤口:小伤虽小,护理需谨慎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在跑跳、游戏、探索中难免会受伤。要理解“伤口不能碰水”的重要性,首先需要认识他们最常遇到的几类伤口。

1按受伤类型分类的常见伤口(1)表皮擦伤:这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伤口类型,多因摔倒时皮肤与地面、器械摩擦导致。比如小朋友玩滑梯时膝盖蹭到边缘,或奔跑时手掌触地,伤口表现为表皮破损、有渗液,可能伴有少量出血,局部发红。这类伤口看似“不严重”,却因暴露面积大、与外界接触多,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2)锐器割伤:由剪刀、玩具边缘、玻璃碎片等尖锐物体造成,伤口边缘较整齐,可能有明显出血。例如手工课上使用安全剪刀时,若操作不当可能划伤手指;户外游戏时碰到破损的玩具零件,也可能割破皮肤。(3)动物/牙齿咬伤:包括被宠物(如幼儿园饲养的小仓鼠)或同伴咬伤。这类伤口的特殊性在于,动物口腔或人体唾液中含有大量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即使伤口小,也可能引发深层感染。去年,我们班就有一个小朋友被仓鼠轻轻咬了一下,没及时处理,后来伤口周围出现了红肿硬块。123

1按受伤类型分类的常见伤口(4)烫伤/烧伤:多因接触热水杯、暖风机、热汤等导致,表现为皮肤红肿、起水疱。虽然幼儿园会严格管理热源,但幼儿好奇心强,仍有意外风险。比如午餐时端汤的老师没注意,小朋友凑过去碰到碗边,就可能被烫到。

2幼儿伤口的特殊性与成人相比,幼儿的伤口更需要细致护理,原因有三:

皮肤薄嫩:幼儿表皮层仅为成人的1/3厚,屏障功能弱,细菌更容易穿透;

免疫能力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差,轻微感染就可能扩散;

行为特点:幼儿活泼好动,受伤后可能因好奇抓挠伤口,或忘记保护伤口,增加碰水、污染的风险。

举个真实的例子:上个月,小班的可可摔倒后膝盖擦伤,保健室处理时她一直问“老师,我的小伤口什么时候能好?”但下午玩水区活动时,她看到同伴玩水太开心,悄悄把纱布揭了,结果伤口泡在水里半小时。第二天,伤口周围出现了黄色渗液,还伴有发热——这就是典型的因碰水导致的感染加重。

02伤口碰水的危害:看不见的“细菌攻击”

伤口碰水的危害:看不见的“细菌攻击”很多小朋友会问:“老师,我轻轻洗一下伤口不行吗?”“水是干净的,为什么不能碰?”要解答这些疑问,我们需要了解伤口碰水后,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

1水不是“无菌的”:细菌的“运输工具”0504020301我们日常接触的水(自来水、矿泉水、游泳池水、洗澡水)看似干净,其实含有大量微生物。比如:自来水中可能有大肠杆菌、军团菌(即使经过消毒,仍有少量残留);游泳池水中含氯,但幼儿皮肤敏感,氯可能刺激伤口,同时水中仍有其他细菌;洗澡水接触身体后,会混合皮肤表面的油脂、皮屑,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当伤口碰水时,这些细菌会顺着水进入伤口内部。就像小伤口是一座“开着门的小房子”,水就是“载着坏细菌的小船”,直接把细菌送进伤口里捣乱。

2潮湿环境:细菌的“游乐场”伤口愈合需要干燥的环境。当伤口被水浸湿后:

渗液无法干燥:伤口原本会流出少量组织液(像“小卫士”一样帮助清洁伤口),但碰水后,渗液被稀释,无法形成保护痂;

细菌快速繁殖:潮湿环境是细菌最喜欢的“游乐场”,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潮湿环境中1小时能繁殖成原来的8倍;

细胞修复受阻:皮肤细胞需要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迁移、增殖,潮湿会延缓这个过程,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原本3-5天愈合的擦伤,可能需要7-10天)。

3感染的具体表现与后果如果伤口碰水后感染,会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1)红肿热痛:伤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摸起来比其他部位烫,小朋友会说“疼”或“痒”;

(2)渗液异常:原本清亮的渗液变成黄色、绿色脓液,甚至有臭味;

(3)愈合延迟:超过3天没有结痂,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