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
概念对照:道德是“内心法庭”,法是“外部法庭”
道德靠舆论、良知、习俗维持,违反者受谴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违反者或遭财产、自由乃至生命处罚。二者共同构成社会秩序的“双轨护栏”。
历史演变:从“礼法合一”到“法德分离”
古代中国:周礼、汉儒强调“德主刑辅”,法律几乎等同于刑律,民事关系交由“礼”调整。
近现代:西法东渐,1904年《钦定大清商律》开启“法德分野”,法律逐渐技术化、中立化。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体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再融合。
功能互补:三条“交叉线”
调整范围交叉
法律只调整“重要社会关系”,道德覆盖面更广。例如“通奸”在多数国家已非犯罪,却仍受道德谴责;而“见危不救”在法国、德国入刑,在中国仍属道德领域。
价值评价交叉
法律评价以“合法/非法”为轴,道德评价以“善恶”为轴。合法不一定善,如“避税”与“逃税”的界限。
实施手段交叉
法律可通过激励型规范促进道德:
《民法典》第7条确立“公序良俗”原则,违背者可致合同无效;
《慈善法》第80条给予捐赠人税收优惠,用利益杠杆撬动慈善道德。
冲突与张力:当“道德正确”遭遇“法律无罪”
案例:2017年“聊城于欢案”。母亲被11名催债人极端侮辱,于欢情急刺死一人。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无期,引发“伦理海啸”;二审认定防卫过当,改判5年。判决书写入“人伦情理”,体现法律对道德情感的回应。
立法互动:道德入法的三条路径
直接移植:把成熟道德写成条文
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常回家看看”条款,将孝道法律化。
概括条款:用“口袋条款”留给司法“引德入法”
《民法典》第8条“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使法官可引入社会道德评价。
案例:2021年北京“代孕龙凤胎”案,富豪丈夫去世后,代孕母起诉要求确认亲子关系并分割遗产。法院以代孕违背公序良俗,驳回其诉请。
激励政策:用利益引导道德
《志愿服务条例》第32条明确志愿者星级评定,可在落户、升学、信贷等方面享受优待,实现“道德银行”可量化。
司法裁判:法律如何“不与道德为敌”
情理解释:刑事“酌定量刑情节”
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接抱坠楼女童致手臂骨折,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奖金20万元,法院在后续其与丈夫离婚财产分割中,将该奖金认定为“个人荣誉性财产”,不予分割,兼顾道德评价与法律技术。
民事调解:把“道歉”写进调解书
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名誉权纠纷中,首创“道歉红包”:被告在朋友圈发放公开道歉红包,既实现精神抚慰,又降低执行成本。
底线伦理:法不能成为道德的“高台教化”
过度道德入法将导致“道德法律化”风险:
增加执法成本;
稀释法律权威;
可能侵犯个人自由。
学者富勒提出“法的内在道德”八原则,提醒立法者:法律必须可遵循、可预期、不溯及既往,否则将丧失“法的身份”。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二者并非“谁高于谁”,而是如同“风筝与线”:道德提升社会高度,法律防止风筝坠落。理性把握“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尺度,才能让规则与情义同行,秩序与自由共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