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学科素养期中诊断(含答案).docxVIP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学科素养期中诊断(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期中诊断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第四单元)

说明:全卷共6页,满分50分,与物理合考100分钟。请在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K-39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8题每小题1.5分,第9~12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有《天工开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助中国之强”,《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今有“玉衡芯片,宇宙光谱巡天展梦”。中国科技在人类进步中从未缺席。

科技之强基篇(1~7题)

《天工开物》言“贵五谷而贱金玉”,并介绍了绿豆的食用方法,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打粉磨浆B.澄去浆水C.晒干成粉D.蒸制粉皮

2.科技在促进人类进步时会与环境深度对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节约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进大亚湾

B.追求高额利益,随意开发深圳海洋资源

C.龙岗能源生态园养殖黑水虻分解厨余垃圾发电

D.大力发鹜展新能源产业,废弃电池直接丢弃深埋

3.有人将“玉衡”解释为仪器,使用仪器是科技和智慧的象征,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倾倒液体C.活性炭脱色D.过滤

4.熟识化学用语,为发展科技打牢知识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N2:两个氮原子

B.K2MnO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6

C.3Cu:3个铜元素

D.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5.物质的变化和现象在探寻科技中体现事物的本质,下列对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本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照亮夜晚的星空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释放朦胧美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炫彩梦幻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玉衡”芯片用铌酸锂做材料突破传统技术难题,如图是铌元素和锂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b和Li分别可以表示单质

B.一个铌原子中有41个中子

C.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1

D.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g

7.《天工开物》中多次提到布料染色,蓝靛(C16H10N2O2是古代应用广泛的染料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个蓝靛分子由30个原子构成

B.蓝靛分子中C、H、N、O原子质量比为8:5:1:1

C.蓝靛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蓝靛中含有4种元素

科技之启思篇(8-12题)

8.乙烯(C2H4)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如图是乙烯的合成过程,下列关于该微观过程的信息错误的是()

A.Ⅰ发生分解反应,反应条件绿色节能

B.反应Ⅰ和反应Ⅱ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C.催化剂Ⅱ的使用,使得等量原料下乙烯的产量增多

D.整个过程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

9.科技进步离不开严谨的思维,设计实验是智慧提升的体现,下列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验证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10.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化学发挥着巨大作用,模型建构法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以下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11.于细微变化中见微知著是科技研究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除去水中溶解的Ca2+、Mg2+

通过活性炭净水器

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碳层

D

提取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后剩余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

过滤、洗涤、烘干

科学实验模拟真实场景凸显科技的意义。学习小组模拟真实火灾场景,测定密闭容器中点燃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时a、b处的氧气含量,测量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蜡烛燃烧时冒出黑烟并附着在烧杯底,所以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烟尘

分析数据获悉,当氧气浓度较低时无法继续支持蜡烛燃烧

最先熄灭的是较低处的蜡烛,该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发生火灾时要低姿态逃生

最终a、b两线重合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文字或符号表达式1.5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科技之探索篇(13~16题)

13.(6分)科普阅读。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奥马尔。亚吉,以表彰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分子结构类型--“金属有机框架”(简称MOF)。这种结构内部具有可供分子进出的巨大空腔,内部是表面积极大的纳米级孔道。利用这种结构,通过调节温度使水分子在材料中进或出,实现从沙漠的空气中收集水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