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第5册)非零起点.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 年级:初二 参考教材版本: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第五册(7-9年级用),2007年6月版 第二单元 第四节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目标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分析 技能基础: 小学阶段已学习,但动画效果如何恰当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知识基础: 学生已掌握制作静态的演示文稿、对整个幻灯片进行浏览与放映等知识技能,但在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都呈现不同的层次。 认知能力:初二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积极性高,乐于探索,利于自主学习的开展。 心理、年龄特点: 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挑战,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实践,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很高。 教学目标 1.理解各种动画图标的含义; 2.能够熟练、恰当地为幻灯片中的文字、图片等对象添加动画效果。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为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的作用和一般原则; 如何恰当地选择动画方式、设置动画效果。 教学难点: 动画效果在幻灯片中恰当、灵活的应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学习方法 讨论,归纳和总结一般规律 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尝试 合理利用教师的“导学资料” 交流与讨论、评价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 PPT案例若干,学案4个;PPT课件1个; 技术准备: 安装有Microsoft office 2003的多媒体网络机房、有广播系统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操作演示 在一页上演示三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区别不同动画开始方式。 演示:我喜爱的体育运动 提示:“效果选项”的用处 教学过程——学生实践 参考导学资料,在前期作品中尝试和探索动画效果的添加。 遇到问题: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询问老师。 填写“自我评价表”。 教学过程——评价 部分作品展示,就作业设置中的疑问点、设计中的亮点学生简单描述。 师生共同讨论该作品的动画设置是否恰当? 学生根据评价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师点评: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给与肯定。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自评:通过填写“自我评价表”,对自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等方面对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互评:对展示的学生作品作出公正的评价,吸取其优点,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给与肯定,激励学生对动画效果的深入研究,鼓励课后继续学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自评表 互评表、教师点评表、 课后老师评价作业表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演示或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 1、设置动画效果的作用与一般原则 2、动画设置关键操作 本节课是设置页面中的文字、图片等对象的动画效果,在幻灯片中还可以设置哪些动态效果?比如:整页是否可以有动画效果,使过渡更加自然? 知识迁移 在初三年级即将进行个人综合素质评价,设计一个自我风采展示的演示文稿,向同学展示你的个性风采。 当个小老师:帮助其他老师改改课件中不合适的动画效果。 拓展 静夜思等其他若干拓展实例,供学生自我赏析,供学有所长的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创新之处 根据学生特点,本课将重点定位在分析动画的合理使用,并归纳出动画效果的作用和一般使用原则,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综合应用能力。 对于技能操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提供了主题明确的导学资料,方便其开展自主学习,并可以充分利用技能好的同学作为互帮互助的资源。 在选题方面,立足于演示文稿的本来定位——制作辅助演讲的演示文稿,它并不是做动画的最合适工具,这也有对学生在什么需求下选择何种软件的方法引导。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案例剖析,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再在新任务情境中练习巩固、应用迁移,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创新提升利用演示文稿表达信息的能力。 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谢 谢! * 《信息技术》(第5册) 非零起点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陈桂华 课 题 信 息 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创新之处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说 课 内 容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指导纲要的要求,作为非零起点的初中学生,在小学已经熟悉了一些软件的基础使用,包括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但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的信息技术课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