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是什么.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的逻辑是什么?(六) 陈志武 第 48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1) 第 48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1) 第 48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1) 第 48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1) 第 48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1) 第 49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2) 第 49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2) 第 49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2) 第 49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2) 第 50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3) 第 50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3) 第 50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3) 第 50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3) 第 51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4) 第 51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4) 第 51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4) 第 51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4) 第 52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5) 第 52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5) 第 52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5) 第 52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5) 第 53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6) 第 53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6) 第 53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6) 第 53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6) 第 54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7) 第 54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7) 第 54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7) 第 54 节-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最终打倒“孔家店”(7) * 近几年来,儒家文化再次成为热门话题,这些讨论不只是限于文化圈内,而是直接涉及到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生每周花多少时间读经、多少时间学习现代知识的问题。此外,要求立儒学为国教的呼声也不小,因此信不信儒学已不仅是个人的选择问题,还是一个全社会以及整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实际上,一些新儒家学者声称要“以夏变夷”、“用中华文明整合世界”,国家已拨款数亿在国外设立孔子学校,以具体行动在世界推广儒家文化。中国这么大,世界更大,做一些这类事情也未尝不可。但是,其成效将如何则可能是另一回事。 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儒家文化为什么会在中国出现?除了儒家外是否有别的更“好”的社会秩序安排?西方文明真的只是物质文明,而东方文明是更高尚的精神文明吗? “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自由、民主、法治的思想,让中国走近世界一大步。但是,现在人们发现,在当年打倒“孔家店”后,今天似乎又要重建“孔家店”,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还缺少什么才使个人权利、个人自由难以扎根? 文化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今天的中华文化跟汉朝的汉人文化、唐朝的唐人文化、宋朝明朝的中国文化、甚至民国时期的华人文化都不一样,其他种族文化的动态变迁也大致如此。如果文化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是什么在推动其变迁?为什么有的文化内容经久不衰而有的则时过境迁即消失?这里,我们试图从金融学、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尽量从文化之外的视角来理解文化。我们会发现,文化内涵必然是因某种需要而生,同样会因为某种不需要而死。换言之,一旦文化的某种功能能够由其它更受社会欢迎的东西取代,那么那项文化内涵的生命就会结束。我们会看到,随着经济和金融技术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文化内涵也会变化。所以,简单意义上的文化复古不仅是一厢情愿,而且是毫无意义。 文化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 文化的内容当然很多很广,我们关心的不是像“川菜”“湘菜”这样的非制度性文 化,而是规范言行的制度性文化以及影响人们作价值判断的处世文化。此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不谈及儒家“三纲五常”中的“五常”等处世之道,原因是,像“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规范是世界各种文化的普遍价值,并非儒家文化独有,否则我们中国人出国之后就不会有与别人交往的任何基础。这些内容是今天的中国以及任何社会都应该教导的。 本文的反思集中在儒家“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以及相关的“五伦”社会秩序。家文化是各种文化的核心,也是儒家跟其它文化的核心差别的体现。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差别。 不管是远古,还是现代,任何人自出生即面对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消费,即所谓的物质生活,“民以食为天”;另一种是心理或说精神需求,即所谓精神生活。从生存需要看,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应该排第一,精神生活居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