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概况及科学教育人才培养文档下载.ppt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概况及科学教育人才培养文档下载.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概况 及科学教育人才培养 一.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概况 学科方向 研究领域 研究团队 国际合作 生命科学 教育科学 学习科学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与工程学科: 江苏省重点学科 国内首个“学习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儿童发展和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7年东南大学开始招收“科学教育(技术)”的本科专业 学科特色: 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基点,以发展用于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技术和设备为切入点,把基因组科学、脑科学等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科学,构建从分子、生理、心理、行为等多层次的学习科学研究平台。 紧密与教育学相结合,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标准制定、评估方法等研究。 紧密与儿童发展相结合,特别是研究中国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2. 研究领域: 基因和递质检测 脑图像分析和脑功能研究 生理和行为参数无线检测和分析 行为观察和心理分析 情感计算和检测 儿童科学教育评测 儿童情绪发展数据库 3. 研究团队:多学科交叉研究队伍 韦钰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南大学学习研究中心开创人, 第一届主任,现名誉主任 中国科协副主席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教育部原副部长,现国家总督学顾问 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心智、脑和教育学会的四位发起人之一 2005年被推选为IAP国际科学教育评估专家组专家 现研究领域:儿童情绪能力的培养、科学教育的标准和评估等 陆祖宏教授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现任主任 1996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基金” 1999“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2-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国家“十一五” “863”高技术重点项目“生物芯片技术和应用研究”的负责人 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儿童情绪能力发展数据库”项目负责人 现研究领域: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行为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分析、以及儿童情绪相关的分子检测技术。目前与美国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等合作,为“南京都市儿童发展研究”项目的中方负责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陆祖宏、顾忠泽)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陆祖宏、顾忠泽、赵春杰) 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郑文明)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邓慧华) 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有10人。 4、国际合作基础 参与发起国际心智、脑与教育的学会,参与OECD的CERI (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相关学习科学研究,在南京举办了三次国际儿童情绪发展论坛(2005-2007年)。 与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等开展了儿童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 与法国、加拿大等开展的儿童科学教育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 接受美国的博士后二人,已派出博士生5人。 基地建设方面的预期目标 (1)建设成基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测量技术和情感计算方法等儿童发展研究平台。 (2)建设成基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传感技术的儿童心理相关的生物学标志检测平台。 (3)建立中国儿童发展研究资源库。包括1000个以上不同社会背景的中国儿童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0-15岁)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数据及资料。 二. 科学教育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情况 本科生培养计划 1. 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 从2003年开始,中心以跨学科方式与东南大学其它相关院系合作进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2005年开始,经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批准,以独立学科方式进行自主招生。 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17人,已经毕业博士研究生5人(跨学科培养),博士后4人。 现有硕士研究生38人,其中06级17人。 07年新招收硕士研究生22人,博士研究生6人 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0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部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列表 部分硕士研究生论文 2.《科学教育》本科新专业 东南大学“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于2006年1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批准号:040108W)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今年计划召收一个实验班。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理工基础的和现代科学教育意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认知行为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善于战略思考、精通科学教育技术与手段、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高素质、高层次科学教育与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能胜任中等学校的教学,能在科学教育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教育事业单位、教育技术产业等领域中从事科学教育研究与培训、教育技术开发与营销、科技传媒设计与创作、科学教育管理与组织、科教资源相关的创意产业以及心理分析与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