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規格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規格管理 6.1 前言 6.2 規格的定義與內涵 6.3 規格演進與產品開發生命週期 6.4 規格的緣起與基礎 6.5 本章重點摘要 6.6 問題與討論 6.1 前言 6.2 規格的定義與內涵 6.3 規格演進與產品開發生命週期 6.4 規格的緣起與基礎 6.5 本章重點摘要 6.6 問題與討論 * * 「規格(Specification)」管理在「產品開發」的實務運作中,是一個兼具系統工程與企業管理的作業活動,它既在產品系統工程中,扮演將“需求(Requirements)”轉化為“技術功能(Functions)”的角色,同時也在企業管理中,透過法律的「專利(Patent)」手段,提供企業經營的策略性思考。 1.從這些產品系統觀念的敘述裡,我們藉著強調需求轉換成技術規格的重要性,來說明「規格」管理的「工程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市場觀念」兼具的特性。 2.「規格」在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間的內涵,並不足以完整呈現「規格」管理的「工程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市場觀念」兼具的特性,因為當「規格」被視為企業「專利」策略規劃的基礎時,僅將「規格」侷限在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的範圍內,顯然無法完整呈現科技管理實務操作的作業內涵。 3.「專利」是產品從創意開始,完成商品化後的一個企業攻防手段(黃秉鈞,2005),是屬於產品開發“量產上市後”的一個策略性管理作為;而「規格」是始於市場客戶需求,止於量產前的系列產品技術管理作業,是屬於產品開發“量產上市前”的一個作業執行面的管理作為,兩者一前一後,上下相互指導與支持,具有極密切的關係。 一、規格的定義 定義就是:具有技術需求的屬性,是產品系統的軟體或硬體的配置、藍圖與設計,也包括:元件、原物料、服務等的技術需求、需求確認的程序、包裝配送與運輸、儲存等。 二 規格的內涵 (一)規格的功能 1.標準的功能 「規格」扮演標準的功能,係源自於「規格」為產品設計的標準定義,因為一旦我們觸及產品的品質時,則就必須具備標準的觀念,而這裡的標準就是所謂的規格(Specification)問題。 2. 限制的功能 限制的功能是「規格」在產品開發中的第二個功能,可以說是從「規格」的消極面,來觀察「規格」在產品開發中的功能問題。 3. 測試與評估的功能 測試與評估係「規格」在產品開發中的第三個功能,也就是說,「規格」是產品測試與評估的參數依據,合於「規格」的測試與評估,可以加速產品進入下一階段的作業,不合於「規格」的測試與評估,能夠僅早發現問題 ,進行工程改變的修訂作業,凡此都是「規格」顯現出測試與評估的功效。 (二)規格與品質管理 「規格」研訂,係產品品質管理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是品質管理程序(Quality Control)中的第一個關鍵作業活動。因為,產品開發必須先決定產品「規格」,然後才能依據「規格」,要求研發工程師設計產品,使產品的設計、生產、測試評估等,都能符合「規格」的要求。 (三)規格與專利 1.「規格(Specification)」與「專利(Patent)」兩者的關聯性,會發現一個是「工程專業」的作業活動,一個是「法律專業」的作業活動,兩個看似截然不相隸屬。 2.對科技產業而言,科技企業進行新產品的開發與創造知識自主產權的行為,必然是以強調「專利」策略為核心價值(Miele, 2000),但不要忘了「專利」策略的核心在「技術資料庫」,「產品」的「專利」申辦,「技術資料庫」的內容居於關鍵,而「技術資料庫」內容往往就是以「產品」的「規格」為核心,所以「規格」其實就是「專利」策略所依據的基礎。 3.「專利」為商業競爭時所運用之手段與工具,係藉由申請人對於其技術的揭露義務,來換取法律賦與其所揭露之技術內容於一定期間內具有排他效力(蔡明誠,民國83年),以及獨占地位(陳哲宏等,民國85年),所以科技企業的營業利基,無不是以本身的核心技術作為基本市場的立足點,而「產品」技術面的「規格」,正是研發人員創意產出的表現(Chesbrough, 2003),是「專利」策略手段運用的關鍵。所以,有關「規格」與「專利」兩者間關聯性的簡要描述,不外乎是產品研發創意到商品化,以及如何從商品化取得專利保護的過程(黃秉鈞、葉忠福,2005)。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6-1 規格與專利在產品生命週期關係圖 「規格」之所以具備演進的特性,癥結在於產品開發初期,產品研發概念的形成,往往只是一個粗略的雛型概念,當然具有增修的空間,再者,隨著產品開發的逐漸深入,而有關「規格」的設定,也開始逐步轉趨精確與穩定,這種「規格」的轉變過程,一直到投入量產前才終止。 資料來源:本研究。 圖6-2 規格演進過程 一、A類規格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