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 7教学设计.docVIP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 7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3.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并解题。    2.教师设问:大家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吗?    3.学生老师共同简介作者的资料:     安徒生:这篇童话是19世纪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他一生共写了167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于1845年,当时丹麦已经沦为英国的附庸。丹麦人民在本国统治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剥削下,境况十分悲惨,文章反映了丹麦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受到丹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二、初读课文,听录音,引导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划出生字词,写出小节序号;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懂之处。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     投影出示:考考你    1.写出正确的读音。    (1)小女孩的一只( )拖鞋也没有了,只( )好赤着脚。    (2)她忘不了( )今天是大年夜,而她却为了生计不得( )不上街卖火柴挣( )钱。    2.区别组词。     梗( ) 蹒( ) 跚( ) 蜷( ) 焰( )     便( ) 瞒( ) 栅( ) 倦( ) 掐( )     橱( ) 烁( ) 魂( ) 烘( ) 填( )     厨( ) 砾( ) 魄( ) 哄( ) 镇( )     3.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怎样)(在何处)的事。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按( )——( )——( )的顺序写的。    2.指导分段,概括段意。(课文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取暖、冻死可以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1——4自然段):讲述在下雪的除夕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仍然在大街上情景。     第二段(5——10自然段):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她所看到的幻景。     第三段(11、12自然段):讲述小女孩冻死在大街上。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自学提示:    (1)朗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    (3)还有什么问题?    3.分析句子。    (1)她从家里出来时,……穿的。     A.大雪天穿大拖鞋顶用吗?     B.这双拖鞋是谁的?     C.她自己有没有鞋?    (2)“这一整天,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这个句子说明了( )。    (3)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不过她没注意到这些。    (4)他们头上只有房顶,……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4.教师小结:小女孩过着穷苦悲惨的生活:大年夜有家难归,光头赤脚在雪地里走,卖了整整一天的火柴,却没有得到一分钱,更不敢回家,还怕遭到爸爸的毒打,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六、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   二、学习第一次幻景。    1.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这一小节作者是怎样写的?     (现实、渴望、幻景、结果四个部分。)    2.再度思考:小姑娘眼前的现实是什么?她渴望得到什么?眼前出现什么幻景?结果怎样?    3.学生讨论汇报。    4.教师小结:她向往温暖,但是小姑娘却生活在寒冷的现实中。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更加凸现了小女孩的不幸。   三、学生自学二、三、四次幻景。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注重朗读的训练。)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质疑:    (1)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为什么作者写到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2)为什么说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3)小女孩只是在幻景中看到了她渴望得到的一切,现实生活是残酷无情的,课文中却说“她曾经多么幸福”?    3.学生自学讨论,进行解疑。    4.分析重点句,加以理解。     句子(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体会: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只有真正推翻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小女孩和像她一样的穷人,才有可能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

文档评论(0)

梦中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