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8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矿井概况 2 1.1 井田概况 2 1.2 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 3 1.3 矿井生产概况 4 1.4 抽放工作面概况 5 2 矿井瓦斯抽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 2.1 煤层瓦斯基础参数 5 2.2 瓦斯抽放必要性 5 2.3 瓦斯抽放的可行性 6 3 瓦斯抽放方法与工艺 6 3.1 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 6 3.2 瓦斯抽放方法 7 3.3 抽放瓦斯工艺设计 8 3.4.1瓦斯抽放量的确定 8 4 瓦斯抽放管路系统 8 4.1抽放管路系统选择原则 8 4.2 抽放管路敷设路线 8 4.3 抽放瓦斯管径选择 9 4.4 管网阻力计算 9 4.5 管路敷设及管路附属设施 9 4.6 瓦斯抽放量预计 14 4.7 上隅角插管抽放安全管理 14 5 抽放泵选型 14 5.1 选型原则 14 5.2 抽放泵流量计算 15 5.3 抽放瓦斯泵压力计算 15 5.4 抽放泵选型 15 5.5 抽放泵站的位置 16 5.6 移动泵站的结构及安装 16 5.7 泵站的供电系统及通讯 17 5.8 泵站给排水系统 18 6 抽放瓦斯管理 18 6.1 队伍组织 18 6.2 图纸和技术资料 18 6.3 管理与规章制度 19 6.4 常用记录和报表格式 21 7 抽放系统及抽放泵站安全措施 22 7.1 瓦斯抽放系统安全管理 22 7.2 抽放泵站安全措施 23 8 技术经济 24 8.1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24 8.2 投资 24 1 矿井概况 1.1 井田概况 1.1.1 交通位置 焦家寨井田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轩岗镇。南北长1300~2700m,东西宽约3100~2200m,勘探面积约10.2737km3 。井田范围东、东北以刘家粱矿铁路专用线及L4、L4 2、L6转孔连接,与长粱沟矿相邻。北同蒲铁路从本区东北部通过,北距大同191 km,南距太原161 km。公路可通往大同、太原、并经崞阳等地到达北京。交通较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1.1.2 地形、地貌及河流 井田位于恒山山系,管山与云中山交汇处。东南呈黄土丘陵,树支状沟谷多为“V”字型西北部山谷深,地形复杂,最高点为西梁山峰,高1620m,最低点为轩岗河床,为1220m,相对高差400m。 本区内轩岗河及后口河,于轩岗镇汇合,统称阳武河,轩岗河横穿本区中部,属季节性河流,常年处于干涸状态。只有在雨季山洪爆发时水量较大。后口河常年流水,但流量不大。 1.1.3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一般温度最低零下22℃,最高温度39℃,冰冻期11月至次年4月份,冻结深度一般均在1.3m以上,最冷时间12月至次年1月,全年降雨量多分布在7、8、9三个月。年最大降雨量760. 6mm,最小降雨量162.4mm,蒸发量也大于降雨量4倍。本区冬季多风,风力最大八级,最大风速为18.8m/s。 依据地震度鉴定,确定本区为五至六度。 1.2 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 1.2.1 地层 本井田外围为前震旦系古老变质岩系。至古代以来,在宁武凹陷内沉积寒武系地层,构成煤盆地之基岩,中奥陶世末期华北地台上升,至中石炭世早期又普遍下降,接受石炭系二迭系含煤地层及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至陆相地层沉积。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O1m) 本组岩性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部以深灰色厚层貂皮状灰岩为主,顶部为黄灰色黄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在121、112号钻孔及姬家山等地,顶部见到0~9m的龟砾状灰岩。与下部灰岩呈连续过度关系,故应该为奥陶系灰岩。 石炭系(C2) 包括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其中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含一层薄煤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其中有五层煤及4(2#)、2(3#)、7(4#)、9(2#)及9~1(6#)煤为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 二迭系(P) 包括下二迭下统山西组(P1s)、下二迭下统石盒子组(P12)、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P21)、上二迭统石千峰组(P 22)。其中下二迭下统山西组其中夹较稳定1号煤层,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顶部常含一层煤线。 上第三系(N)不含煤层。 第四系,包括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都不含煤层。 1.2.2 地质构造 本区为一单斜构造,并伴生走向断层。其方向以东东北为主,褶曲不发育。依据断层不发育程度,本区大致以阳武河划分:河南岸为构造中等区,断层较多,地层倾角10~12°,局部达到24°;河北岸为构造简单区,地层倾角2~10°,断层稀少。对于落差在2m以下的小断层,描述时予以从略。本区内比较大断层有10个。 在井田范围的勘探区东北端发育一个背斜,命名为六亩地沟背斜。轴向北10°东,斜穿六亩地沟,向东北延伸至铁路边缘,延伸长度为1200m,为1、2、2、4及102#孔控制。地表出露也十分明显,两翼倾角皆在8~14°。 1.2.3 煤层及

文档评论(0)

晓风迷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