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突破 复习课件 19.ppt

高考地理:考点突破 复习课件 19.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 (1)问题一:大峡谷形成的自然原因可能有地壳断裂下陷;河流侵蚀下切(地壳抬升后受流水侵蚀);冰川侵蚀下切。(答出两点即可) 证据及推理:由于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说明其岩层为沉积岩,沉积岩形成时,地势较低,后来地壳上升运动,岩层抬升。河流位于峡谷底部,说明受河流(流水)的强烈切割(侵蚀)。 问题二:“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的信息能证明其观点。还需要收集:岩层的结构与构造,岩层中是否有生物化石等信息。 (2)丹佛各月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大于西雅图,冬季(冬半年)差值更大。原因:西雅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阴雨天气多,丹佛受山地阻挡,阴雨天气少,丹佛冬季阴雨天气远少于西雅图;丹佛地势较高,空气较稀薄;冬半年西雅图的昼长小于丹佛。 【技巧点拨】地理探究性试题的三种设计思路 探究性试题能够考查考生探究学习能力和探究思维能力,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地理命题的一个“探索点”。掌握探究性试题的设计思路有助于提高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 1.针对探究学习的不同环节,设计以考查学习方法为主旨的探究性试题,如【例题3】。其基本学习环节可简单归纳如下: 2.针对探究学习活动方式的不同,设计以考查实践能力为主旨的探究性试题,如【变式训练3】。主要包括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三类。 3.依据探究性学习的本质要求,设计以考查探究思维为主旨的探究性试题,如【能力备考演练】中非选择题第13题。考查考生“由果追因”的地理探究思维。 【变式训练3】 (2011·锦州市三模)浙江某学校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校附近某地为探究对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思路: 信息材料: ①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及土地利用图。 ②土地适宜类评价因素极限指标(部分)。 坡度 表土层或土层厚度(cm) 宜耕土地类 25° 10(表土) 宜园土地类 35° 50(土层) 宜林土地类 70° 30(土层) ③宜耕土地类评价因素分级指标及评级指数(部分)。 耕地评级 海拔 (m) 坡度 表土厚度 (cm) 有机质 (%) 一级耕地 300 6° 16 2.5 二级耕地 300~600 6°~15° 16~13 2.5~1.0 三级耕地 600~900 15°~25° 13~10 1.0 (1)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归纳图中甲河的水文特征。 (2)若要对乙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加以规划,需要测量乙地的地形坡度,在图中①、②、③三条测量线中,应选择哪条线进行?假如探究小组对乙区域相关要素进行测量,获得下表中结果,请分析说明乙区域规划成何种农业用地比较合适? (3)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该小组向丙村建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请你提出具体发展方向及依据,并阐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 【解析】本题以一次区域土地资源调查为试题设计的切入口,背景材料中提供调研思路,一方面反映了解答试题即是一次学习过程的新理念,另一方面则为后面问题的思考埋下伏笔。第(1)(2)题的设计主要侧重考查同学们能否正确处理与分析调查获取的信息材料,能否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基本合理的解释。第(3)题的设计主要侧重于考查同学们能否用语言、文字表达调查研究的结果。 答案: (1)流量较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流落差大,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等。 (2) ②线。测量结果显示坡度超过25°、表土厚度不到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不宜作为耕作用地,可作为果林用地(与原果林连片发展)。 (3)发展方向: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发展家具制造业;利用丰富的水果资源,发展水果加工业;利用粮食,发展食品加工业等。 意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充分发挥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增加村镇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等。 * 聚焦点一 世界区域定位方法 1.绝对定位(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的经纬度。 2.相对定位 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如下图: 3.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如海陆轮廓的形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nzh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