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力学课件_静不定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 M PR M MM E I s M PR E I R R E I M PR M PR PR A A s A A A ( ) ( cos ) ( ) ( cos ) . j j j q j j p p p p = - - = = = - - = - - ? è ? ? ? ÷ é ? ê ê ù ? ú ú = = - ? è ? ? ? ÷ = ò ò 3 1 1 3 1 3 3 3 3 2 0 3 3 3 2 0 100 0 0 0 3 d d 例11—5:图示小曲率杆在力偶m与均匀分布剪流q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已知q、R与EI=常数,试求A截面的剪力、弯矩和轴力。 解: 例11—6:平面框架受切向分布载荷q作用,求A截面的剪力、弯矩和轴力。 解: 思考题11—1:试求图示平面刚架的支座反力。已知各杆 EI=常数。 思考题11—2: 两端固定的梁,跨中受集中力P作用,设梁的抗弯刚度为EI,不计轴力影响。求梁中点的挠度。 * 本章要点 求解静不定系统的叠加法、能量法、力法 重要概念 静不定系统、叠加法、能量法、力法 §11-1 静不定系统的概念 目录 §11-2 叠加法 能量法 §11-3 用力法解静不定系统 §11-1 静不定系统的概念 1. 静不定系统: 由静力平衡方程可以求得全部求知力的结构称为静定结构 或静定系统。反之称为静不定结构或静不定系统。 一.回顾: 对于静不定问题,在过去的章节中,我们已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如拉压部分的拉压静不定,扭转部分的扭转静不定,弯曲部分的弯曲静不定等。本章主要研究弯曲静不定梁的三种解决方法——叠加法、能量法、力法。 二.基本概念: 2. 静不定次数: 未知约束反力的数目与静力学平衡方程的数目之差。 三. 静不定系统的求解方法: 1.叠加法 2.能量法 3.力法 3. 基本静定系: 通过把多余约束用支反力来替代,从而使得静不定梁在 形式上转变成静定梁,这种形式上的静定系统称为基本静定 系。 目录 §11-2 叠加法 能量法 2.举例说明: 一.叠加法: (1)建立基本静定系 1.求解步骤: (2)将基本静定系分解成各个载荷单独作用情况的叠加,并 求出各种情况下的某特殊位置(多余约束处)的变形量。 (3)建立变形协调条件,求出未知约束反力。 例1:试求图示静不定梁的约束反力: q B L (1)建立基本静定系统如图a所示 (2)将图a分解成图b和图c两种情况的叠加 图中: 解: q RB B (a) fBq q (b) RB B (C) (fB)RB (3)建立变形协调条件: 因B点实际为一活动铰支座,故 即: 总结:叠加法解题,思路较为清晰,其中的各基本变形量的 求解方法也较为灵活,但当梁上载荷较多时,基本变 形量较多,求解过程则相对较为复杂。故对多载荷作 用的梁的静不定问题不宜采用。 二.能量法 (能量法中以卡氏定理求解静不定问题特点较为突出,下面以卡氏定理为例进行说明) 1.步骤: (1)建立基本静定系 (2)求解弯矩方程 及 对多余约束的约束反力的 偏导 的位移 。 ,并利用卡氏定理求出特殊位置处(多余约束处) (3)建立变形协调条件,确定多余约束束反力。 2.举例说明——仍以上例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 根据卡氏定理: (1)建立基本静定系如图所示: (2)求解 及 解: q RB B x (3)建立变形协调条件并确定 由于B点实际为一活动铰,故 即: (所求数值为正,说明RB的实际作用方向与 假设方向一致) 总结:同叠加法比较,利用卡氏定理求解fB 要比用叠加 法求 fB 要简单,尤其在作用较多载荷时,故一般情况下, 建议 采用该种方法来求解弯曲静不定问题。 目录 §11-3 用力法解静不定系统 一.力法及正则方程的概念 举例说明:曲杆如图a所示,试求支座B的约束反力 解: (一)建立基本静定系如图b所示。 (二)将静定系分解成图C和图e两种情况的叠加 若B点的竖向位移用 表示,则: ——(1) 如图d所示,若以 单位力时的竖向位移,因在线弹性范围内,位移与力成正比,故 表示曲杆在B点处作用垂直向上的 是单位力的 倍,相应地 也应该是 的 倍,即: ——(2) 代(2)入(1)式可得: ——(3) (三)建立变形协调条件,并确定 因B点原为一活动铰支座,故 即: ——(4) 从而: 式(4)所表示的标准式的方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