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标准①.pdfVIP

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标准①.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卷 第6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Vol.4No.6 2012年6月          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on          June.2012 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实效性的 ① 理论基础与评价标准 于 岩,邵长生,包立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组织部,北京 100192) 摘 要: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和高校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技术手段和传播载体。它既为高校德育工 作提供了便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评估目前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找寻高校德育工作规律,使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 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对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过程有比较深刻的规律性研究。 在两位学者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标准:道德认知、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一致性。 关键词:网络德育;实效性;理论基础;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2)06-0133-03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指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 息,他们思想中现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受到一定程度 道德。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如何提 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方式不可能一 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是多年来一直困扰高校道德教育工作 成不变,于是,网络德育工作实地开展。从2000年起,我国 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使道德教育走向科 便开始了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建设时期。2000年,教 学化,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化表现在,学校道德教育的标 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 准和方法要符合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本文将 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 在探讨人类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构高校网络德 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去 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标准。 占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 政治工作,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而 一 网络的发展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变化 且要求“加强互联网上的信息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大网上 [2]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 ,推动了网络德育的快速 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发展。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 所谓的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主要指的是,高校围绕现代 亿大关,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从职业结构上来 德育的目标与要求,以网络为工具,利用网络促进学生形 看,2010年,学生在网民中占比进一步增大,在各类职业中 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品德的虚拟实践活动,是 所占据比例最大,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30.6%。庞大的 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网络德育工作与传统德育工作 学生网民中,相当部分是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