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口统计学 全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国大陆人口数量: 2010年: 约13.4亿 中国人口增加: 2000年-1990年: 1321.5万/年 2010年-2000年: 738.9万/年 2) 分析年龄的指标 ① Median age, 年龄中位数/中位年龄 ?公式: 应用:表示人口年龄的平均水平。 ② Mean Age, 平均年龄 公式: ? 应用:表示人口年龄的平均水平。 一般用Median Age表示人口年龄的平均水平 人口分型: Median Age 人口类型 20 年青型 young 20-30 中年型 intermediate 30 老年型 old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2010年估计的 Median Age: 最高: 摩钠哥(48.9), 日本(44.6), 德国(44.3), 意大利(43.7), 中国香港(42.8); 最低: 乌干达(15.0), 尼日尔(15.2), 马里(16.2) 刚果(16.5), 乍得(16.6) 中国: 35.2, 列67位(高to低, 226个国家/地区) 历次普查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 人口年龄构成: 老年型 Median Age : 30岁 65岁+人口: 7% 60岁+人口: 10% 0-14岁人口: 30% 老龄化人口; 老龄化社会 目前中国人口年龄构成: 属于老年型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和人口负担 系数的变动情况 (示意图,数字不准) ⑤ Index of Dissimilarity, 差别指数 公式:ID = 1/2 Σ│R2a – R1a│ R2a, R1a 分别为两人口某年龄的人口构成。 应用:衡量人口年龄构成差别。 2、性别 Sex, Gender (1)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1)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指两性在生理方面的差异,简称性别。Sex, Gender 社会性别: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如, 角色/分工、规范、价值、权利等的男女差别. Gender (2)社会性别是如何形成 媒体、影视作品的影响 广告: 电影、电视剧: 歌曲: “女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养成的” 社会性别是如何形成的: 在社会体制(如文化、资源分配、经济体制等)中以及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传递、巩固。 社会性别是后天的、社会文化养成的、可置换、可改变的男女角色和性别关系。 性别/社会性别意识为什么重要 与健康问题有关联; 与卫生干预策略有关联; 社会性别研究与妇女问题研究的区别; 性别/社会性别与健康有关联: 易感性、暴露风险; 就医/健康行为; 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利用性; 结局/预后 …… 2)分析性别构成指标 ① Masculinity Proportion,男性比例: ? Pm / Pt * 100% ② Sex Ratio,性别比: ? Pm / Pf (*100) ③ Percent Excess or deficit of male 男性超出的比例 ? (Pm – Pf)/ Pt * 100% 三个指标可互相转换(如果无绝对数) Sex Ratio at Birth (SRB):103-107; Sex Ratio of death at a given age: =100 南朝鲜历年出生性别比 3)人口金字塔 -- 分析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的方法 Population Pyramid 纵轴:年龄,以一岁一组或5岁一组; 横轴:人口数或人口构成比; 左男右女 population “Pyramid” 应用: 表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可以反映历史事件对人口的影响; 可以预测未来的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增长型/年青型: 金字塔型 小年龄人口占比重大,随年龄↑,人口构成↓↓ 由于高出生率造成 人口数量↑ 缩减型/老年型:两端收缩 小年龄人口占比重减小; 由于低出生率, 人口数量↓ 静止型:蜡烛型 出生率与死亡率:低、稳定且相当 人口规模稳定。 Two Very Different Populations! 全国2000年与2050年的比较 中国出生性别比研究实例 6大人口问题之首; 2004年以来的工作重点; 目标: 2010 年中国出生性别比接近正常; 没有实现: 六普: 118 第一步:文献综述 -- 影响出生性别比的因素 (循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