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农村灾后建的基本模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江堰农村灾后重建的基本模式 发表日期:2010-09-17 5·12地震后,都江堰农村灾后重建与城乡统筹紧密结合快速推进。在土地整理、农田规模化、农民向非农化转变的新形势下,需对农村重建与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研究。在探讨了与灾后农村建设相关的最优规模、区域结构、功能定位、城市化、国家空间系统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灾后农村建设的4种模式:小规模分散建设、大规模集中建设、集中与分散结合建设、国家层面统筹建设等模式,并结合都江堰实际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策略。 ? ??? 1? 都江堰农村灾后重建的背景 ??? 1.1 建设资金来源广泛 ??? 都江堰农村灾后重建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救助、农民自筹、援建资金、社会联建资金、土地整理资金、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 ? ?1.2 旅游产业潜力巨大 ??? 作为双世界遗产城市和距离成都市最近的一个旅游城市,都江堰旅游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GDP16.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全年全市旅游总人次数为958.3万人次,其中景区游338.95万人次,城区游235.6万人次,乡村游383.75万人次,乡村游人次数占总量的40%。在灾后重建政策的引导下,旅游区域的农村重建更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吸纳了大量社会联建资金。 ??? 1.3 城乡统筹、土地整理、产权制度改革有力推进 ??? 都江堰在灾前即开始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城乡统筹的核心是“三个集中”,即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的基础工作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切入点是农村土地整理。都江堰灾后结合农村重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整理试点,对农村建设用地、林地、农田、水面等进行逐户确权和统一整理。农田整理实行小田并大田,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村庄建设实行小垸并大垸,减少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节约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换取建设资金,并为城市建设提供用地指标。 ? ?1.4 现代农业推进 ??? 5·12地震后,上海市援建都江堰66.7平方千米(10万亩)现代农业项目,覆盖都江堰市12个乡镇、60%的耕地、44%的农民,建成后将带动核心区农民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分散的小规模聚居点就失去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价值,因此出现了多村组合大型安置点的建设实验。 ??? 2? 都江堰农村灾后重建基本情况 ??? 2.1 农村安置点分类 ??? 5·12地震后,都江堰将灾后重建与城乡统筹相结合,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建设了205个农村安置点,其中用于安置灾毁户的安置点有167个,约2万户,按一般习惯用语也将其称为新农村。这205个安置点,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 2.1.1 按规模分 ??? 可以划分为大型安置点(1000户以上)、中型安置点(200-1000户)、小型安置点(50-200户)、超小型安置点(50户以下)。其中大中型安置点基本为建设项目拆迁集中安置点。 ??? 2.1.2 按建设地点分 ??? 有城镇型安置点和乡村型安置点两类,前者也基本为建设项目拆迁集中安置点。 ??? 2.1.3 按户型分 ??? 有公寓楼式、独立式、联立式3种,其中位于城镇中的安置点基本采用公寓楼式。 ??? 2.1.4 按所依托的产业类型分 ??? 有旅游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花木种植业等几类。 ??? 2.1.5 按建设类型分 ??? 有国家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社会资金联建、政府统一建设、村民按规划自主建设等几类。 ??? 2.2 主要特征 ??? 2.2.1 空间布点特征 ??? 都江堰农村安置点在市域平坝区、浅山区地带大致呈均匀分布(图2左)。 2.2.2 规模特征 ??? 大量的村庄规模为200户以下的小型安置点,占总量的72%,见图3、表1。 ? ?2.2.3 规模分区特征 ??? 从村庄规模与空间分布双因子看,全市农村安置点可分为5个特征分区(图4),各分区特征如下: ? 1区为主城区(含聚源片区),安置点以大型为主,为各类项目建设、园区建设集中搬迁建设的居住社区。 ? 2区为近山旅游城镇带,为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城镇,各种项目建设须拆迁民房,因此形成近山旅游地带的多个大中型集中安置点。 ? 3、4区为平坝地区,也是传统的农业区,由于从事传统农业需要考虑耕作半径,所以村庄规模难以做大。灾后初期曾经规划过大安置点,村民不接受。4区南部有一处大型安置点“青城花田”,安置户数1662户,目前处于停工状态。此外,4区处于成都市水源保护区,也要求限制村庄规模。 ? 5区为浅山区,受地形影响,建设规模难以做大。同时,该区也是旅游的重点区域,小规模建设本身符合旅游发展要求。但部分安置点为纯居住社区,距离城镇远,生活、就业或从事农业活动都多有不便。 ? 2.2.4 劳动力就业特征 ??? 山区农村劳

文档评论(0)

yi593p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