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探析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探析建议 摘 要: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国土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国土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在客观分析**国土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国 - 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和重点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关注。 关键词:循环经济 国土资源 永续利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建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建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国土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国土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一、**国土资源现状 **市位于**省南部, 辖两区(芗城区、龙文区)一市(龙海市)八县(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平和县、南靖县、华安县、长泰县)和两个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常山开发区),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55.84万人,常住总人口 468万人。 ㈠土地利用现状 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土地总面积为1931.01万亩,人均土地面积4.24亩。土地利用结构为:农用地面积1501.4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7.72%,其中耕地272.22万亩、园地276.72万亩,林地850.59万亩,牧草地0.64万亩,其它农业用地101.31万亩;建设用地面积108.6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6%,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9.47万亩,交通用地9.46万亩,水利设施用地9.69亩;未利用地面积320.9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6.73%,其中未利用土地244.02万亩,其它土地76.88万亩。全市人均耕地面积0.60亩,土地利用率为83.38%。 我市土地利用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⒈人均土地面积少,土地后备资源总体不足。 **省人均土地和耕地面积均不到全国人均的一半,是最少的省份之一,而我市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省人均的77%。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土地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同时,我市未利用土地中地形较缓、水土条件较好的宜农荒地面积不大,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⒉耕地面积逐年锐减。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市耕地面积1989年为357.32万亩,1996年为300.74万亩,2004年为272.22万亩。多年来,各类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从1949年到1990年的40余年间,耕地以每年7000亩的速度递减,人口却以每年6.4万人的速度递增,人均耕地面积从1949年的1.8亩减少到1996年的0.69亩和2004年的0.60亩。从1989年到1996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8.08万亩; 从1996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56万亩,递减的速度惊人。 ⒊非农建设用地不够集约。 多年来,我市的非农建设用地增加迅速,由1989年的74.66万亩增加至1996年的92.58万亩,增加17.92万亩,耕地占用率高达65.83%。2004年全市新增非农业建设用地1.39万亩,其中占用耕地0.58万亩,耕地占用率为41.90%。现有的非农建设用地利用不够集约,村镇建设用地高,工业企业布局比较分散,土地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并且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土地。 ㈡矿产开发现状 全市已发现矿产41种,探明储量39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22种、水气矿产1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89处,其中能源矿产39处、金属矿产59处、非金属矿产74处、水气矿产17处;探明大型矿床19处、中型矿床21处、小型矿床59处、矿点90处。我市的优势、特色矿产有:天然石英砂(包括玻璃用砂、铸型用砂、水泥用标准砂和建筑用砂)、花岗岩(包括饰面用花岗岩和建筑用花岗岩)、华安玉、长石、叶腊石、明矾石、玄武岩、高岭土、硅藻土、砖瓦用粘土以及地热、矿泉水等。 2004年度,全市共有 26 种矿产得到开采利用,矿山总数 439 个,直接从事采矿业生产人数 7991 人,年采矿石量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