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4.doc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4.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4.doc

PAGE  PAGE 2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育目标 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二) 能力训练目标 思维的逻辑性 (三) 德育渗透目标 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态度。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 要树立积极的姿态 ,作生活的强者,而不是逃兵。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重点 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二) 难点 对对话体议论文谈话层次的理解 六、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把握主旨,然后在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过程中解决文章的重、难点。 七、学生活动设计 反复诵读课文,通过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八、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学生集体诵读全文 3.结合课后练习题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 分析课文第一段 提问1:文章第一句“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什么? 明确:文章第一句“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提问2: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持什么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有三: 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不可伐n 二是颛臾在邦城之中,不必伐n 三是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n (2) 分析课文第二段 提问3:为什么孔子认为季氏的行为是冉有的过错?对此,冉有是如何辩解的?孔子是怎样反驳的? 明确:孔子认为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对此,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引用周任的话和以虎兕、龟玉等为比喻进行反驳,认为冉有、季路对季氏的行为应负有责任。引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对冉有的自我辩解给予反驳,认为他不是称职之臣。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法,“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显然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一种失职。(3)分析课文第三段 提问4:文章第三段,孔子再次驳斥冉有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请从课文中找出原句作答并加以理解。 明确:“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可见,其政治主张是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提问5:请找出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语句。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附:板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先王封国不可伐 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邦城之中不必伐 社稷之臣不当伐 孔子驳斥冉有 引周任之言 比喻论证 冉有非称职之臣 孔子再驳冉有: 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