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寡人之于国也》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4)33.doc

4.1.2《寡人之于国也》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4)33.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2《寡人之于国也》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4)33.doc

4.1.2《寡人之于国也》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4)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曳兵(yè) 鸡豚(tún) 数罟(ɡǔ) 洿池(kuā) B.宅院(zéi) 遗憾(hàn) 桑树(sānɡ) 家畜(chù) C.庠序(xiánɡ) 孝悌(dì) 颁白(bān) 绸缎(chóu) D.狗彘(zhì) 饿莩(piǎo) 归顺(ɡuī) 虐政(nüè) 【解析】 A项,“洿”应读wū;B项,“宅”应读zhái;C项,“悌”应读tì。 【答案】D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C.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D.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这样。 【解析】 D项,斯:则、那么。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o1(①尽心焉耳矣,②不可,直不百步耳)) B.eq \b\lc\{(\a\vs4\al\co1(①河东凶亦然,②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C.eq \b\lc\{(\a\vs4\al\co1(①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②王如知此)) D.eq \b\lc\{(\a\vs4\al\co1(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解析】 A项,①句末助词,与“焉”“矣”重叠使用,加重语气;②表阻止语气,相当于“罢了”。B项,①代词,这样;②表转折,然而。C项,①动词,像;②连词,如果。D项,都是连词,那么。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解析】 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D ★5.(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5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现象,对其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鼓噪起来 B.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C.王无罪岁 名词作动词,归罪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穿 【解析】 A项,鼓,名词作动词,击鼓,敲鼓。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弃甲曳兵而走    兵:武器 B.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抢夺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解析】 C项,“夺”,耽误。 【答案】C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o1(①寡人之于国也,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eq \b\lc\{(\a\vs4\al\co1(①则移其民于河东,②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eq \b\lc\{(\a\vs4\al\co1(①以五十步笑百步,②以其无礼于晋)) D.eq \b\lc\{(\a\vs4\al\co1(①材木不可胜用也,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解析】 A项,“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①介词,引出动作趋向的对象,到;②介词,表比较。C项,①介词,凭借;②介词,因为。D项,①助词,句末表示肯定;②助词,句末表示判断。 【答案】A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 B.孟子通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