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星期三用—培训课件.ppt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星期三用—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 高原 山区 平原 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 角洲平原 形态 多呈狭长的带状 条带状 团状、带状 聚落 密度 小 较小 大 成因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兰州市及 人口的分布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呈带状 条带状分布 呈团状、带状分布 河口三角洲(河口平原) 分布: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特点: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 成因: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由于地势地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放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 影响因素:海岸地形、河流水量、流速和泥沙量(植被状况) 地形 冲积扇 三角洲 相同 相 异 分布位置 成因 地势 冲积扇(山前、山麓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异同 成因:都因河流流速降低,所带泥沙沉积形成 地貌:比较平坦 河流中上游地区较多, 分布山前或河流出山口 在河流下游入海口 因河流在山前地势相对 低平而减速,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 因海水顶托河水而减速 规模一般较小,地势略呈弧形,整体性较强 规模较大,地势更低平,且河道、沙洲更多。 形成: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6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地貌类型:冲积扇(洪积扇)。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楚山口,流速减慢,其携带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该地貌 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按形状或形成位置可以分为冲积扇平原或洪积扇平原(多数在上游)、河漫滩平原(多数在中游)、三角洲平原(多数在河流入海口处)。。 形成: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风力堆积作用 戈壁→沙漠→黄土 【练习6】下图是我国两种典型陆地地貌等高线示意图。 1)甲、乙对应的地貌类型分 别是: A.沙丘链、三角洲        B.三角洲、冲积平原 C.沙丘链、冲积扇        D.三角洲、冲积扇 2)关于图中地貌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流水堆积     B.乙——风力搬运 C.甲——风力侵蚀     D.乙——流水堆积 沙丘 沙垄 槽 垄 垄、槽的伸展方向与常年风向一致 沙垄 冰碛湖 冰碛丘陵 冰川沉积地貌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冰川沉积 流水沉积 风力沉积 沉积作用与地貌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 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形成沙漠(沙丘)、黄土地 有分选性,即沉积物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反之后沉积 河流的出山口、河口、中下游 干燥内陆及临近地区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类型 概念 对河谷的影响 落差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河面的向下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伸长 加深 拓宽 1、河流侵蚀作用的三种类型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大 大 小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 1)河流地貌 侵蚀 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一阶段 沟谷流水常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 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 汇入沟谷。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 补给,沟谷发育成河谷。 发育初期的河谷集水面积较小, 横剖面呈“v”形。 2)河流地貌 侵蚀 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二阶段 V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思考: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以侵蚀为主,哪个地方以堆积为主?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在河流的弯道处,水流集中于河流的凹岸,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较强;在河流的凸岸,水流速度较慢,泥沙会发生堆积。这样,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河流地貌 侵蚀 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三阶段 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 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