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sugoocom.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sugoocom

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 公司治理中心主任 鲁桐博士、教授 讲课提纲 一、公司治理——一个全球性话题 二、有关公司治理的理论问题 什么是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为什么是重要的? 什么是良好的公司治理? 三、世界各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实践及美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最新动向 四、中国入世后在公司治理中的挑战 一、公司治理------一个全球性话题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译为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 狭义上,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 广义上,公司治理还包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法律、法规等。 公司治理的全球化浪潮 公司治理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一个很新的概念。9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在发达国家成为一个引起人们持续关注的政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司治理改革成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话题和首要任务。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投资者要求各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 公司治理国际浪潮的原因 机构投资者的兴起; 经理人的高薪酬引致的不满;美国《商业周刊》2001年4月16日,对美国2000年的365家上市公司CEO薪酬调查,平均年薪1310万美元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下,企业兼并与收购事件增多,保护投资者利益; 公司丑闻案件是引发各国公司治理改革的直接动力。 公司丑闻引发的公司治理改革 80年代中期,英国不少著名公司相继倒闭,引发了英国上下对公司治理的讨论 Cadbury 报告《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1992年12月),《董事会最佳行为准则》 OECD《OECD公司治理原则》:原则包括五个部分:1)保护股东权利;2)平等对待所有股东;3)利害相关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其他国际机构和组织 4)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5)董事会的责任。 除了OECD以外,世界银行与OECD 合作,建立了“全球公司治理论坛”(GCGF)1999年,以推进全球公司治理改革。7国的捐助,代表3万亿美元的投资。2002年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公司治理高级培训”项目。 全球公司治理网络(GCGN)成立于1998年 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新兴市场国家公司治理行为》报告 PECC PARNET 和IDEA. NET 美国安然、安达信、世界电信公司、施乐公司等丑闻事件后,引发了美国监管政策、会计制度、法律制度、上市公司规则等一系列改革 二、有关公司治理的理论 公司与公司治理 什么是公司? 公司的核心特征? 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 (1)企业的契约性 (2)契约的不完备性 (3)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权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 契约的两个含义: 拥有明确的产权(财产所有权) 企业是由不同财产所有者组成的; 企业所有权不等于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指的是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 企业所有权: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和剩余控制权; 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所有权的区别可以用现实中的企业制度来说明。 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在于契约的完备程度不同 完备的契约与不完备契约 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 理解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是认识企业和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 契约的不完备性意味着拟定描述未来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各方行为的契约成本过高; 使所有权、法律、监管制度、内部程序等是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安排; 作为治理机制的所有权 使某些参与人得到固定收益从而不承担风险; 给一方或多方参与人剩余收益权;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共同构成了所有权的实质,但二者承担不同的关系; 两种典型的冲突;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 正式的契约与非正式的契约;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应原则 公司治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出现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是不同发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二者之间存在着激励不相容 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问题 (1)逆向选择问题 (2)道德风险问题 “管理挖空”(managerial entrenchment Tunneling: 直接盗取公司财产:(ADELPHIA) 自我交易 给自己支付过多的酬金 在职消费、津贴消费 主要的公司治理理论 (一)古典管家理论(Classical Stewardship Theory) (Principal-Agency Theory)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s Theory) 上述分析中得出的几点结论 (1)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根源于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