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三章节 软组织非开发性损伤.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第三章节 软组织非开发性损伤

上次课回顾 减少或消除不利于创伤愈合的因素,创造有利于创伤愈合的环境,争取第一期愈合。 第三节 软组织非开放性损伤 由于钝性外力的撞击、挤压等而致伤,皮肤和黏膜保持完整,深部组织损伤。 软组织非开放性损伤的特点 完整: 表层组织完整,但性状有可能改变; 感染: 较少发生感染; 复杂程度: 有时伤情较为复杂 一、挫伤 挫伤(contusion)是机体在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下,引起组织的非开放性损伤。 (一)分类和症状 1. 皮下组织挫伤 2. 皮下裂伤 (一)分类和症状 3. 皮下深部组织挫伤 ①肌肉挫伤 轻,瘀或出血,坏死,机能障碍。 ②神经挫伤 末梢,混合神经,感觉和运动麻痹。 ③腱挫伤 一束腱纤维发生断裂或分离。 (一)分类和症状 ④滑液囊挫伤 滑液囊炎。 ⑤关节挫伤 关节肿胀、疼痛。 ⑥骨挫伤 局部肿胀、有压痛,骨裂或骨折。 4. 破裂  筋膜、肌肉、腱断裂→出血、机能障碍 内脏器官破裂(肝、脾)→大出血→休克 5. 皮下挫伤的感染 局部:重,脓肿或蜂窝织炎,反复,淋巴外渗、粘液囊炎及患部皮肤厚、硬化。 全身:全身感染的症状 挫伤的症状: 溢血 坚实肿胀 增温 疼痛 机能障碍 (二)治疗 治疗原则 制止溢血和渗出,促进吸收,镇痛消炎,防止感染,加速修复。 1. 强力挫伤时要注意全身状态的变化。 2. 冷疗和热疗 3. 刺激疗法 二、血肿 (hematoma) 血肿是由于各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 (一)症状 局部症状: 肿大,迅速,波动感或弹性。4~5d坚实,捻发音,中央波动,增温。 穿刺时,血液。 全身症状: T、淋巴结 (二)治疗 治疗原则: 制止溢血,防止感染,排除积血。 治疗方法: 止血药物,压迫绷带。 注意排血时间,可穿刺或切开血肿,排除积血或凝血块和挫灭组织,如发现继续出血,可行结扎止血,清理创腔后,再行缝合创口或开放疗法。 三、淋巴外渗 (lympho-extravasation) 在钝性外力作用下,淋巴管断裂,淋巴液聚积于组织内的一种非开放性损伤。 常发生于淋巴管较丰富的皮下结缔组织。 小动物淋巴外渗易发部位 颌下 颈部 肩前 腹背部 股侧部 大动物淋巴外渗易发部位 颈部 胸前部 鬐甲部 腹侧部 臂部 (一)症状 肿胀: 缓慢发生,有明显界限和波动,皮肤不紧张,炎症反应轻微, 穿刺液: 橙黄色稍透明或混有少量血液。 (二)治疗 治疗原则: 保持安静,排出淋巴液,封闭淋巴管,防止感染。 治疗方法: 较长时间禁用摩擦,温疗,刺激剂疗法。 抽出淋巴液,时间 95%酒精、福尔马林,压迫绷带 手术疗法: 较大淋巴外渗,可行切开,排出淋巴液及纤维素。 取出巨大的淋巴外渗腔内纤维素块和失去生命力的筋膜。 酒精福尔马林液冲洗,将浸有药液的纱布填塞于腔内,作假缝合。 病例分析 局部肿胀: 一头牛,突然摔倒后,在臀部很快出现一局限性肿胀,波动感,热。请分析可能的疾病。 体表局限性肿胀分析 第四节 损伤并发症 一、休克(shock) (一)休克的概念 休克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神经、内分泌、循环、代谢等发生严重碍时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症候群。其中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循环不全,是一种组织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氧和器官损害的综合症。 (二)休克的原因和类型 1.神经原性休克 若不伴有严重出血及失液,如注射阿托品或不作太多的处理会很快恢复。 2.低血容量性休克 外伤、内脏破裂、烧伤、心输出量减少 ⑴失血性休克: 较快或量较大,10~15%。如犬细小病毒病。 ⑵创伤性休克: 广泛创面渗血或血浆、水份溢出(体外或体腔内)。 3.感染性休克 故又称为中毒性休克或败血性休克。 4.心源性休克 (三)微循环变化和临床表现 1.痉挛(收缩)期: 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儿茶酚胺释放→皮肤、肺、肾、肠等微循环发生痉挛性收缩→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临床表现: 心跳加快,可视粘膜苍白,四肢末端和耳尖发凉,排尿减少。 2.扩张期 毛细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5—羟色胺、组胺时使动脉血管扩张,静脉血管收缩→毛细血管淤血。 临床表现: 心跳快,脉搏细弱,可视粘膜发绀,精神沉郁,反应迟钝。 3.衰竭期 微循环麻痹,血流停滞→DIC→出血(因凝血因子大量消耗、体内纤溶系统活化而发生),使休克不可逆转。 临床表现: 脉搏细弱而不感手,病畜昏迷,出血倾向,处于濒死状态。 (四)对循环衰竭状态的监控 1。心率与心律 心率在60bpm(犬或猫)以下以及200~250bpm(犬)或250~300bpm(猫)以上可能对血压会有不利影响,并且需要明确的治疗。 发现心律不规则时,应通过心电图加以确定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2.心输出量 毛细血管:粘膜颜色和毛细血管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