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_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概论_1课件.ppt

新行为主义 20世纪30年代出现 托尔曼:S—O—R O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使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需求变量:动机(性、饥饿以及面对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 认知变量:能力(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 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激进的新行为主义者) 条件刺激 条件反应 (杠杆) (踩杠杆) 无条件刺激 (食物) 马斯洛(A.Maslow) 罗杰斯(C.Rogers) 1908-1970 1902-1987 (三)人本主义 --心理学界的第三大势力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和罗杰斯,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 人在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历险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四)认知主义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种思潮,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趋势,主要研究个体对知识的获得、储存、提取和运用过程。广义认知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知活动就是信息加工。 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行为主义的兴起 第二次革命——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行为的研究————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 严格的实验室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与主观经验报告相结合 心理学历史上最卓越的十位心理学家 Wilhelm Wundt ,1832—1920 William James ,1842---1910 Freud ,1856---1936 John Watson ,1878----1958 Ivan Pavlov ,1849----1936 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 Jean Piaget ,1896----1980 Burrhus F Skinner ,1904----1990 Alfred Binet ,1857----1911 Gustav Fechner ,1801----1887 三、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 1、各学派和谐共存,相互包容 2、新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出现 3、研究方法综合化,研究手段现代化 (二)发展趋势 1、综合化的趋势 2、本土化趋势 3、实用化趋势 4、跨学科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心理过程 第一节 感觉:信息的输入和登陆 感觉 sensation 你知道“感觉”是什么吗? “跟着感觉走” “我对你没感觉” “感觉真没意思” 一、感受器 功能 收集信号(感受器是信息进入心理活动的主要入口,主题通过它们获得心理活动最初的“素材”) 能量转换(把物理、化学能量(光波、气味等)转换成神经冲动→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中枢) 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专门负责收集的信号对象。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声波。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90——770毫微米的光波。 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刺激是-10度——60度物质的温度。 二、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 阈下刺激 感觉适应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 阈限越低表示感受性越好。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2)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①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能对一个刺激物感觉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两者呈反比关系:E=1 /R E:绝对感受性; R: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不“绝对” 个体差异(期望、动机、疲劳)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