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硐室以及交岔点施工(新).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硐室以及交岔点施工(新);第九章 硐室及交岔点施工;二、硐室施工方法 (一)全断面一次掘进法   适用岩层稳定、断面不很大、高度一般不超过4--5m的硐室; (二)台阶工作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  硐室高度大,不便操作,分台阶施工。适用岩层稳定或比较稳定的高大断面硐室; 1 正台阶施工法(多用,下行分层)—先掘上部,后掘下部,上分层超前施工; 分2~3层,每层高1.8~2.5m。下分层45°坡,便于溜放上分层矸石,下分层用装岩机装。 2 倒台阶施工法(上行分层)—先掘下分层,超前3—5m,再掘上分层挑顶,下分层超前施工; ;(三)导硐施工法   适用松软破碎带或稳定岩层中的特大断面(≥50㎡)硐室施工;导硐长度一般不宜超过30m; 导硐法实质是以小断面超前掘进,然后再逐步刷大到设计断面。 1 两侧导硐施工法 在松软、不稳定岩层中,为保证施工安全,在两侧墙部位置沿硐室底板开掘两个小导硐,一般宽度为1.8~2.0m,高度为2.0m,以利控制顶板。掘一层导硐后随即砌侧墙,再向上掘上一分层的导硐,矸石存放在下层导硐里代替脚手架。墙完成后开始挑顶砌拱。拱部完成后,再爆破拆除中间所留的岩柱。; 图6-14 两侧导硐施工法 a-掘两侧导硐;b-掘导硐上层;c-挑顶砌拱;2 中央下导硐施工法 导硐位于硐室中部靠近底板,导硐断面可按单轨巷道考虑,以满足机械装岩为原则。当导硐掘到预定位置后,再进行刷帮、挑顶,并完成永久支护工作。 3 顶部导硐 先拱中央---拱两侧---砌拱墙---中央下部---中央下两侧---两侧边墙。; 图6-15 中央下导硐施工法 a-先拱后墙施工法;b-先墙后拱施工法;第二节 平巷交岔点设计与施工 一、交岔点的类型 1、根据支护形式分为:锚喷支护交岔点和砌璇交岔点。前者具有施工简单、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 2、根据璇岔结构分为:牛鼻子交岔点(多用)和穿翼(尖)交岔点(象鼻子交岔点,少用).前者应用广泛。后者具有“交岔点长度短、拱部低、工程量小等优点,但承载能力较低,故一般用于岩层坚硬稳定、最大跨度不超过5m,巷道拱角大于45°的交岔点。 锚喷支护交岔点一般均做成牛鼻子式交岔点。 ;二、道岔的结构及分类 道岔的类型及其尺寸是设计交岔点的重要依据之一。 1 道岔的基本组成部分(结构)  基本轨、岔尖子(尖轨)、护轨、辙岔、转辙曲线、转辙机构(转辙器)和轨枕等。 (1)辙岔角α是道岔最主要的参数,道岔号码M即以其半角余切的1/2表示, 即: M=1/2ctgα/2 (α越小,M越大,道岔曲率半径和长度就较大,车辆运行时就越平稳;) (2)道岔号码M有2、3、4、5、6五种,根据轨距、轨型、机车类型及允许的曲率半径和行车密度等因素来选定; ; ; 2.类型 单开DK(有左开、右开之分,不说明的均为右开);对称DC ;渡线DX 道岔系列:615,618,624;918,924(第1位为轨距,第2、3位为轨型) 3.道岔参数 M-道岔号码; 如 M=1/2ctga/2 a—线路中心线交点,距尖轨端基本轨的距离; b—线路中心线交点距道岔另一端(尾端)基本轨起点距离; l—道岔长度; α—辙岔角、度; R—轨道曲线半径m. 轨距:600、900 mm; 轨型:15,18,24,kg/m。 ;4.适用如表13-4 ; 图6-7 运输巷道交岔点的基本类型(小y、大Y、X、丁字、十字) a-单轨(一根线代表)巷道单侧分岔点;b-双轨(两根线代表)巷道单侧分岔点;c-双轨巷道分岔点;d-单轨巷道对称分岔点;三、交岔点施工 与一般巷道施工基本相同,应推广使用光爆和锚喷支护技术。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做到一次成巷。当岩石条件较好时,可以先掘其中一条巷道,然后再在前面巷道掘进的同时,进行交岔点的刷大与支护。不过,此时的刷大与支护工作,应不影响前面巷道的施工。 1.稳定围岩交岔点的施工(全断面一次掘进) 可采用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法,随掘随支,或掘后一次支护,全断面一次掘进。锚杆按设计要求一次锚完,并喷混凝土及时封闭顶板;若岩石易风化,可先喷再锚,最后安设牛鼻子和两帮处的锚杆,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图6-11 坚固稳定岩层中交岔点施工顺序;2.中等稳定围岩交岔点施工(先掘一条巷,然后刷帮挑顶) 交岔点变断面部分起始段仍可采用一次成巷施工。而在断面较大处,为了使顶板一次暴露面积不致过大,可用小断面向两支巷掘进,并将边墙先行锚喷,余下巷道周边喷混凝土作临时支护,喷层厚30~50mm,然后回过头来再分段刷帮、挑顶和支护。 3.稳

文档评论(0)

Daluod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